氯溴异氰尿酸是对细菌、病毒、真菌均具有杀灭效果的成分,最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
一、快速封闭创口
植物体表的蜡质层就像人类皮肤一样,对内部植物组织发挥保护作用,病害发生以后,蜡质层被病菌破坏,植物组织裸露。
氯溴异氰尿酸对植物蜡质层无任何影响,故对植物使用安全。植物病斑出现后,蜡质层被破坏,氯溴异氰尿酸直接接触暴露的植物组织后,会快速导致病斑处最表层的植物细胞木栓化,即病斑处最表面的植物细胞不透水不透气,对病斑实际发挥封闭作用,有效阻止病斑继续发展。
二、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强
细菌性病害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有效药剂种类却在减少,尤其是农用链霉素被限制使用、叶枯唑退出原药登记后,针对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只剩下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抗生素及铜制剂等。
中生菌素、春雷霉素速效性较差,整体防治效果不高;有机铜制剂(喹啉铜/噻森铜)安全性好但速效性欠佳,无机铜制剂(氢氧化铜/氧化亚铜)速效性突出但安全性较差,在细菌性病害防治方面均存在缺陷。获取更多农业植保技术请搜索微农资。
氯溴异氰尿酸直接导致病菌细胞死亡,加之可封闭植物伤口,细菌性病害引起的病斑见药后即迅速变干,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好。
三、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氯溴异氰尿酸对病毒病活性最为突出,大田使用表明,如一周内连续使用两次,可明显导致已有花叶症状逐渐减轻,表明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四、混配性广
氯溴异氰尿酸混配性很广,但不能与有机磷和碱性农药混用。
五、注意事项
防治细菌性、病毒性病害,最好间隔一周连续使用两次。
对真菌性病害持效期较短,单纯防治真菌性病害时不建议单独使用,可搭配其他成分一起使用,即可保证持效期,更提升见效速度及可靠性。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氯溴异氰尿酸主治什么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