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上常见的黑穗病主要有光腥黑穗病,円腥黑穗病、矮腥黑穗病、印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和秆黑粉病,其共同特点是病菌一年只侵染一次,为系统侵染性病害。小麦光腥黒穗病和网腥黑穗病在春小麦和冬小麦上都有发生,广泛分布于世界小麦种植区,而矮腥黑穗病仅发生在秋播小麦上,且通常局限在冬季长期覆雪地区。小麦印度腥黑穗病也称部分腥黑穗病,与其他小麦腥黑穗病的区别在于病原在小麦花期侵染,其他腥黑穗病在幼苗期侵染。
小麦黑穗病俗称“黑疸”、“乌麦”、“腥乌麦”等。我国小麦上常见的腥黑穗病为光腥黒穗病和腥黑穗病,前者除侵害小麦外还侵吉黑麦,后者仅侵害小麦,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华北,华东、西南部分麦区发病较重。小麦矮腥黑穗病和印度腥黑穗病是我国对外检疫对象小麦散黑穗病俗称“黑疸”、“枪杆”、“乌麦”等,是最为常见的种黑穗病,只要有小麦种植,就有小麦散黑穗病发生。在我国冬、春麦区都有分布,以华中和华东麦区发病较重,东北麦区较西北麦区发生重重病田病穗率可达10%-15%。
小麦秆黑粉病俗称“乌麦”、“黒松”、“黑疸”、“锁口疸”,20世纪80年代在陕西渭北、河南和河北一些地区严重发生。
小麦黑穗病病害症状:
小麦腥黑穗病症状主要出现在穗部,病株一般比健株矮,分蘖增多,病穗较短,直立,颜色较健穗深,发病初期为灰绿色,后变为灰白色或灰黄色。颖壳麦芒略向外扩张,露出全部或部分病粒。
小麦受害后,一般整穗均变成病粒,形成病。病粒较健粒短粗,初为暗绿色,后变为灰白色,表面包有一层灰褐色薄膜,内充满黒粉,外部仅保留一层麦粒薄皮,破裂后徴发出鱼腥味的臭气,故称“腥黒穗病。4种腥黑粉菌可通过冬孢子形态特征(网脊高度)、萌发温度与时间以及特异性核酸引物等进行区分。
小麦散黑穗病病株抽穗略早于健株,初期病穗外披一层灰色薄膜,小穗全被病菌破坏,种皮、颖片、子房变为黑粉,有时只有下部小穗发病而上部小穗能结实:病穗从旗叶抽出后不久,膜即破裂,黒粉被风吹散,几天后全穗仅留一根弯曲的穗轴,可见残余黑粉。小麦受害后,一般同一植株上的所有分蘗都会变成病穗,但有时部分分蘖可逃避病菌的侵染而正常结实,这种现象在抗病品种上较常见。病菌主要为害穗部,有时叶片,茎上也可形成罕见的黑色条状孢子堆。
小麦秆黑粉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茎杆、叶和叶鞘上,极少数发生在颖或种子上。植株大约33厘米高时茎科、叶片和叶鞘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条纹状孢子堆,初为黄白色,后变为银灰色,病叶卷缩和扭曲,条斑逐渐隆起,表皮破裂,露出黑粉,即冬孢子。病株较健株分蘖增多,有矮化现象,重病株多不能抽穗,卷曲在旗叶叶鞘内,或抽出畸形穗,不结实或籽粒秕瘦。
小麦黑穗病发生规律:
小麦黑穗病主要靠混杂在种子、土壤和病残体中的病或孢子扩散传播,成为病害初次侵染来源凡是推迟小麦出苗和降低抗逆性的所有因素,均能加重小麦腥黒穗病的发生,如土温、墒情、通气条件、播种质量、播种深度等。冬小麦迟播或春小麦早播、播种过深、覆土过厚、地下害虫为害重的麦田小麦腥黑穗病发病重;高山发病重,丘陵区次之,川区最轻;阴坡发病重阳坡发病轻;土壤过干过湿小麦腥黑穗病发病轻。
小麦开花期气候条件是影响小麦散黑穗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风有利于病菌孢子的飞散和传播,大雨易将孢子淋落而失去散落在花器上的机会,空气过于干燥不利于孢子萌发。小麦抽穗扬花期间,田间气温适于病菌萌发和侵入,故湿度就成为发病的主导因素。
混度高,颖片张开角度大和张开时间长,落入花器内的孢子萌发快,因而侵染机会多。干旱延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芽管较短,病菌尚未侵入以前植株组织硬化,从而阻止病菌的侵入,发病轻。小麦秆黑粉病的发生与小麦发芽期土温有关,土温9–26℃均可侵染,但以土温20℃左右最为适宜。此外,发病与否、发病率高低均与土壤含水量有关。一般干燥地块较潮湿地块发病重。西北地区冬小麦晚播(10月播种)发病率高,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小麦黑穗病防治方法:
在加强植物检疫的基础上,采取农业措施与种子处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植物检疫对于小麦腥黑穗病,严格执行检疫检验制度,认真搞好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重病田(病株率达0.6%以上)必须销毁或焚烧处理,轻病田(病株率06%以下)及时拔除病株,禁止留作种用,不从病区调运种子。
2.种子处理
(1)种子消毒:①石灰水消毒:用1%石灰水50千克浸麦种25–30千克,防治效果较好。浸种时间因气温不同而异,气温35℃时浸种1天,30℃时1–2天,25℃时2天,20℃时3天,15℃时6天。浸种后滤出推平晾干,随即播种或贮备用。③温汤浸种:将麦种浸在4–46℃温水内维持3小时,然后捞出,冷却并晾干;也可先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46小时使菌丝萌动,在49℃的水中浸1分钟,然后在52–54℃的水中浸10分钟。
(2)药剂拌种或包衣: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克拌麦种100千克,或用6%成唑醇(立克秀)悬浮种衣剂50毫升,加水3升左右包衣100千克麦种,或用05%烯唑醇悬浮种衣剂按1:70药种比包衣,对多种小麦黑穗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还可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300毫升,加水1–1.6千克混匀,包衣100千克麦种,对小麦矮腥黑穗病具有特效。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2.5%略菌悬浮种衣剂各200毫升,包衣麦种100千克,可兼治小麦黑穗病和雪霉雪腐病。
3.农业措施
(1)选用无病种子:利用品种的抗(耐)病性,因地制宜选用本地区适宜的抗(耐)病品种
(2)合理轮作倒茬:小麦腥黑穗病发生区应实行与油菜、马铃薯、甘薯、棉花、花生、烟草、蔬菜等作物4–5年的轮作,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效。
(3)提高播种质量,减少病菌侵染机会:适时播种,冬小麦不宜过迟播种,春小麦不宜过早播种。播种深度适宜,不宜过深或覆土过厚。
(4)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逆性:土壤不宜过湿或过干,冬小麦提倡在秋季播种时,基施长效碳酸氢铵,也可施用少量硫酸铵、氯化铵等作种肥,促苗健壮,增强抗逆性。
(5)及时拔除田间病株,病穗集中烧毁,减轻下年度种子带菌程度。
(6)收获时如有黑穗病或黑粉病应及时清洗衣机具表面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消毒处理,避免带菌种子留作种用。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小麦黑穗病是什么原因?用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