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磷防治稻虫怎样使用?
氯胺磷产品为30%乳油。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熏蒸和一定的内吸作用,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在2龄幼虫高峰期,亩用30%乳油160–200毫升,对水50千克雾,药效相当于乙酰甲胺磷。甲胺磷停用后,氯胺磷是个好替代品种。
30%氯胺磷乳油,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杀虫剂品种,能高效的防治以稻纵卷叶螟幼虫为主的多种害虫。如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叶蝉、棉铃虫、菜青虫、甜菜夜蛾等,低、高龄幼虫的防治显著。
30%氯胺磷对人、兽、禽的毒性低,对环境安全,适宜水稻的无公害生产,是替代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的理想产品。在植株上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能有效杀灭钻蛀性害虫和吸取汁液的害虫。
胃毒作用较强,并兼有触杀熏蒸作用,对蚜虫、螟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叶蝉、棉铃虫、甜菜夜蛾、菜青虫、柑橘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特效期长,一次施药药效长达10–15天。
每亩用30%氯胺磷160-200克对水50千克作叶面均匀喷雾,能有效的杀灭多种害虫,应用价值也较为广泛。
氯原属中毒,30%乳油属低毒,对蜜蜂、鸟、鱼均属中等毒,注意在蜜源,作物花期不得使用,在养鱼稻田禁止使用,并防止药剂污染鱼塘。
注意:因各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用药水平,环境气候不一样,文中使用 技术仅供参考,实际应用时请结合当地情况酌情考虑或小范围试验。
微农资,关注农资那些事儿,懂技术,会营销,负责任。做一个专业的农资人!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氯胺磷是什么药?能打什么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