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空洞果
1、症状:在果肉部与果腔部之间出现空隙。程度轻的空洞果尚可有商品性,程度重的无商品价值。
2、防治方法:要尽可能地多供应同化养分,使果实得到充足的营养,减少空洞果的发生。
花蕾易脱落的苗,一般根部的发育较差,根的数量也少,同化作用较弱,使用生长激素促使坐果,容易产生空洞果。如果减少坐果数,空洞果的发生将会减少。
植株具有好的花芽,由于移植时受伤,形成老化苗,在大田定植根系发育不好,容易引起叶的老化,同化作用减弱。(微农资,农资微信营销平台,获取更多农业资讯,植保技术,农资营销故事请百度微农资)要根据植株的生长势,按比例地坐果,并促使果实慢慢地膨大,供给充足的养分,减少空洞果的发生。
叶面积少的时候,第一花序大量坐果,植株底部的果实,所需的同化养分是由全株供给的,空洞果较少。但上部果实得到的同化养分就少了,就会形成空洞果。同化养分不足时,果实就不能很好地膨大,养分极少时就根本不能坐果。
在同一花序中,从第一朵花到第五、六朵花的开花时间不集中,就会引起果实间对同化养分的争夺, 迟开花的果就会形成空洞果,因此在同一花序上,要所同时开花的3~4朵花一起用生长刺激素处理。
土壤中氮肥多、水分多、夜间温度高的时候,开花日期容易不齐。相反,在土壤稍微干燥、夜间温度又低时,开花较整齐。夜间温度高,特别是施了氮肥和浇了水时,同化养分大都分配给植株,而果实却分配得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进行摘心。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为了要增大叶面积,可摘掉一部分果实来增加叶片数,以使同化养分增加,防止空洞果的出现。
番茄裂果
1、症状:成熟时,在果蒂附近发生放射状的裂痕,为放射性裂果。在果肩部出现同心状的龟裂,为同心状裂果,很多裂果是两种裂果现象同时出现的混合型裂果,从栽培类型来说,夏天露地栽培的番茄和秋季塑料薄膜温室栽培的番茄裂果发生较多。高温干燥时期也易发生。
2、防治方法:预防裂果的方法,主要是防止果实的老化,以及由于降雨造成土壤水分含量的急剧增加。避免雨水与果面的直接接触也是很重要的。
果皮的老化是由日光直射果皮引起的。在果实的上方如能有大的叶片把果实遮住,防病效果较好。(微农资http://www.weinongzi.com)在摘心栽培中,对一些上部果实和叶片较小的品种要多加注意,及时采取防止裂果的措施。 土壤中钙和硼含量少也易引起果皮的老化。应充分供应钙肥和钾肥,并使植株很好吸收。
在干燥情况下,钙的吸收变差,在多肥多钾的情况下,钙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要注意土壤深耕并施上适当数量的基肥,使根能充分地生长,很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另外,要注意经济灌水,避免干旱后下雨造成土壤中水分的急剧增加。加强土壤管理,使根能向深部扩伸。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如何减少出现番茄空洞果、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