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农言、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分享农作物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病虫害防治小技巧,关注微农资网微信号weinongziwang

生菜菌核病防治技术

植保技术 微语农言 1161℃ 0评论

生菜菌核病

症状与诊断:

生菜菌核病主要为害生菜、莴苣、甘蓝、番茄萝ト、菜豆、茄子、辣椒、马铃薯、黄瓜、胡萝卜等蔬菜的茎基部。茎基部染病,发病初始产生水渍状斑,扩大后呈褐色,使茎基部腐烂,植株精菱死亡。田间湿度高时,病部表面密生一层白色絮状菌丝体,并产生初呈白色后变黑色的鼠粪状菌核。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主要发生在茎基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菜菌核病的主要发病盛期,春季在3~6月,秋季在9~11月。

蔬菜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或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北方地区3~4月气温回升到5~30℃,只要土壤湿润,菌核就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盘开放后,子囊孢子成熟即喷出,形成初次侵染。子囊孢子萌发先侵害植株根茎部或基部叶片。受害病叶与邻近健株接触即可传病。菌核本身也可以产生菌丝直接侵入茎基部或近地面的叶片。发病中期,病部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形成的新菌核萌发后,进行再次侵染。发病后期产生的菌核则随病残体落人土中越冬。土壤中有效菌核数量对病害发生程度影响很大。新建保护地或轮作棚室土中残存菌核少,发病轻,反之发病重。菌核形成和萌发适宜温度分别为20℃和10℃左右,并要求土壤湿润。空气湿度达85%以上,病害发生重,在65%以下则病害轻或不发病。

防治措施:

(1)、栽培防病。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落叶,并进行50~60厘米深翻,将病菌埋人土壤深层,使其不能萌发或子囊盘不能出土。还可覆盖阻隔紫外线透过的地膜,使菌核不能萌发,或阻隔子囊孢子飘逸飞散,减少初侵染源。
(2)、土壤处理。即春茬结束后,将病残落叶清理干净,每667平方米撒施生石灰200~300千克和碎稻草或小麦秸秆400~500千克,然后翻地、做埂、浇水,最后盖严地膜,关闭棚室闷7~15天,使土壤温度长时间达60℃以上,杀死有害病菌。
(3)、药剂防治。定植前在苗床用可湿性粉剂40%新星乳油8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喷洒。发病初期,先清除病株病叶,再选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或4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乳剂800倍液喷雾。重点喷洒茎基和基部叶片。有条件的地区最好选用粉尘剂。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生菜菌核病防治技术

了解更多农资产品应用技巧,欢迎添加农业技术指导员交流,微信号:weinongziwang
免责声明:文中使用技术仅供阅读,应用可能存在风险,请自行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不知原作者未能署名请见谅,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微语农言,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http://www.weinongzi.com
喜欢 (4)or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