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分享农作物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病虫害防治小技巧,关注微农资网微信号weinongziwang

玉米播种后出苗不全、死苗、红苗是怎么回事?

植保技术 admin 727℃ 0评论

玉米播种后出芽不全在实际生产中经常见到,有的是零散不出苗,有的是整行不出苗,也有的是一段缺芽一段全芽,也有的是斑块缺芽,原因很多,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1、种子原因 

(1)种子发芽率低:种子发芽率低会造成出苗不全。

(2)种子活力差:种子发芽率较高,但活力差,在低温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出苗,导致出苗不全。

(3)陈旧种子:玉米种子一般可贮藏3-5年,贮藏年限越长发芽率下降越厉害,尤其是贮藏条件差的情况下发芽率下降得更快。另外,种子活力下降速度比发芽率还要快,有时发芽率高但活力不一定高,所以陈种子也易导致缺苗。

2、整地质量差 ,根茬、秸秆、地膜都会影响出全苗。另外,坷拉、石块,整地不平也会影响出苗。

3、土壤墒情不均匀 ,土壤底墒不均匀会导致墒情较好的地段出苗,而墒情较差的地段不出苗。

4、土壤墒情不足 ,土壤墒情不足,大粒种子不易吸水出苗,小粒种子吸水少相对好出苗。

5、播种质量差 ,新手播种、老播种机,常会出现落粒不均匀,甚至相对较低地段不落粒的情况。

6、播种偏早 ,由于播种偏早,出苗后易遭受晚霜,出现霜冻,影响全苗。

7、播种太深 ,播种太深,种子芽顶不出地面,也会出现缺苗断垄现象。

8、土壤板结 ,板结较重地块影响出苗。

9、盐碱地 ,盐碱较重地块,耐盐碱性较差的品种,常出现死芽现象,影响正常出苗。

10、除草剂 ,除草剂使用不当或除草剂残留都有可能影响玉米正常出苗。

玉米

玉米出苗后死苗   

死苗原因:

1、药害:使用农药或除草剂,超过一定浓度,能形成颜色不正常的叶斑,如白斑或褐斑。幼芽及根卷曲或变粗,植株生长受抑,苞叶缩短或穗粒外露。

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功夫、2,4一D等施用过量均有可能造成药害。施用或飘移过来的2,4-D,可使叶片卷曲成洋葱叶,下部茎叶丛生在一起,气生根上卷不与土壤接触;施用辛硫磷过量可致叶片局部或大部分变白,最终导致叶片干枯似冻害状。

2、肥害:播种时过多的可溶性氮、钾等化肥接近种子时,会抑制种子萌发或出土后死亡,残存苗矮化使叶片变黄或枯死。

3、高温干旱:玉米苗期遇有较长时间缺雨,造成大气和土壤干旱,不能在土壤缺水时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易造成死苗。玉米苗期干旱,幼株的上部叶片卷起,并呈暗色。严重时叶片边缘或叶尖变黄,随后下部叶片的叶尖端或叶缘干枯。获取在疏松沙土上幼苗干枯而死。

4、上茬残留除草剂药害:麦田除草剂施用过晚 早春由于气温低,部分农户麦田化学除草时间推迟至4月10日后,因草龄较大,相应地加大了巨星、苯磺隆的使用量,比常规用量扩大0.5–1倍,增大了土壤农药残留。

夏玉米播期大都在6月5~10日。巨星、苯磺隆的使用期限离下茬作物播种60天之后为安全期,这样部分农户的上茬施药与下茬种植期距未达到安全期,导致玉米产生药害。

5、苗枯病:夏玉米感染苗枯病叶鞘变褐色呈撕裂状,叶片发黄,边缘呈枯焦状,心叶卷曲,易折,以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干枯;无次生根的产生死苗,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

玉米红苗、紫苗   

近些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三大主粮之一的玉米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增加中,而在玉米生长时期,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玉米在3~4叶期出现紫红色的植株,有的到玉米7~8叶时仍不退色,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玉米红苗。

短时间的”红苗”问题还不大,”红苗”时间过长,则严重降低产量。红苗可造成植株矮小,叶片叶绿素含量变低,根系活力下降等为害。

发生”红苗”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造成。

一、植株缺磷。土壤中缺磷,满足不了玉米苗期的生长需要,根系生长发育受阻,幼苗生长缓慢。由于幼苗体内磷的含量逐渐降低,故叶片由暗绿变红或紫色。

二、田间积水。田间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影响了根系的呼吸、代谢作用,根系的生长受阻,导致植株营养不良而发红、紫。

三、地下害虫危害。幼苗根系被地下害虫咬伤(比如金针虫),吸水、吸肥能力变弱,导致幼苗变弱,形成红苗。

四、低温也可引起玉米苗发红。在东北地区或黄淮海春播玉米,玉米种植较早,在早春因”倒春寒”产生冷害,会造成玉米苗全株发红。此种情况,随着温度的升高,红苗现象会逐渐缓解,后期消失。

五、药害、虫害也可引起玉米苗发红。药害、虫害等引起玉米苗体内糖代谢受阻、产生大量的花青素苷,形成紫红色苗。若大面积发生,须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的专家咨询,查明原因后,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六、其他原因。土壤过于粘重,播种过深或浅,以及施肥不当引起”烧苗”,药剂处理不当引进幼苗中毒等都会导致”红苗”。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玉米播种后出苗不全、死苗、红苗是怎么回事?

了解更多农资产品应用技巧,欢迎添加农业技术指导员交流,微信号:weinongziwang
免责声明:文中使用技术仅供阅读,应用可能存在风险,请自行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不知原作者未能署名请见谅,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微语农言,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http://www.weinongzi.com
喜欢 (8)or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