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分享农作物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病虫害防治小技巧,关注微农资网微信号weinongziwang

香蕉根结线虫防治的误区

植保技术 admin 8720℃ 0评论

近年来,香蕉根结线虫发生越来越严重,已成为毁灭性病虫害。众多经销商、零售商、种植户纷纷反映香蕉根结线虫越来越难防治,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海南根结线虫防治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根结线虫的种类发生变化:

为害香蕉的根结线虫主要有根结线虫、肾形肾状线虫、根腐线虫和螺旋线虫四种。近年来,随着香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迅速发展,香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复种指数不断增加,种植户随意引种、自行育苗的现象严重,导致引入了在世界范围内许多蕉园发生,对香蕉生产造成损失惨重的香蕉穿孔线虫。

香蕉穿孔根结线虫为害症状特点:受害部位主要在根部。受害根部皮层有红褐色到黑色的条状病斑,根皮层黑色腐烂。香蕉穿孔根结线虫能侵染到根内,并在根内来回移动,在细胞间吸取汁液,造成根组织内形成空洞,可合并扩大成棕红色的孔道,贯穿皮层,土壤中微生物随之侵染,最后导致整个根头变黑腐烂,所以又称”黑头病”。由于根内有空洞,大风易造成整株倒塌或被拔起。特别是结果植株,发病重时,植株生长势衰弱,病株果实和重量下降,品质变劣。香蕉穿孔线虫还可危害柑桔,在胡椒上引起稀疏黄叶,导致慢性黄化病。

香蕉根结线虫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根部。在根部形成大小不一的根瘤(根结),在粗根的末端膨大成鼓槌状或呈纵长弯曲状,须根少,黑褐色,严重时表皮腐烂。由于根结二龄幼虫都是侵害新根的幼嫩尖端,侵入根内后,随根生长而发育,在香蕉根内吸取营养,受侵部位形成巨型细胞,韧皮部大量组织坏死,木质部膨大,导管阻塞。根系生长受到影响而地上部表现生长衰弱,初期症状不明显,一般表现为叶黄,植株矮小,似缺水、缺肥状,后期严重者叶片黄化、枯萎,抽蕾困难,果实瘦小,植株早衰。

香蕉肾形肾状线虫为害症状:主要分布在广东香蕉产区,发生分布普遍,根际虫口密度很大,对香蕉根系造成伤害。肾状线虫仅以年青雌虫侵染香蕉嫩根,以虫体前端插入皮层取食,过半内寄生的生活。成熟雌虫固定在蕉根上取食,受害根侵染点附近皮层细胞壁加厚,容易折断,幼嫩根组织病变,外表呈浅褐色,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侵染发病高峰期。

香蕉穿孔线虫属于侧尾腺口纲(Secernentea),垫刃目(Tylenchida),垫刃总科(Tylenchoidea),穿孔线虫属(Radopholus)。根结线虫分侧尾腺口纲(Secernentea)和无侧尾腺口纲(Adenophorea)二大纲

香蕉根结线虫

二、香蕉穿孔根结线虫雌雄有别

香蕉穿孔根结线虫雌虫头部较宽大,平钝、无缢缩、有双卵巢。雄虫头部较窄细,有缢缩,一般香蕉上雌虫多于雄虫。经研究、分析发现,雌虫对丁硫克百威敏感,雄虫对阿维菌素敏感。主要原因是雌虫多侵入香蕉根部为害,阿维菌素无内吸作用,故对雌虫作用较小。而丁硫克百威具有强内吸作用,施用后能快速被香蕉根系吸收,并贮存在香蕉根系内,故对雌虫有较好防效。

三、香蕉穿孔根结线虫寄生方式

经研究发现根结线虫主要为内寄生方式,肾形肾状线虫为半寄生方式,根腐线虫为外寄生方式,螺旋线虫为外寄生方式,穿孔根结线虫为内寄生方式。由于穿孔根结线虫为内寄生方式,侵入香蕉根系内为害。常规有机磷类杀虫剂仅具有触杀作用,缺少内吸作用以及阿维菌素也只有渗透作用,无内吸作用,故对穿孔根结线虫作用不明显。

四、香蕉穿孔根结线虫被动传播

香蕉穿孔根结线虫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种苗,近距离传播主要是随灌溉水流传播到其他蕉园,沙质土壤最容易发病,土壤沙质质地疏松,通透性好,但保水性差、蓄水力弱,不耐旱。由于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因为香蕉种植需要经常进行人工灌溉,香蕉穿孔根结线虫很易随着灌溉水流传播到其他蕉园。此外,雨水多的年份,香蕉穿孔根结线虫发生严重。

五、香蕉穿孔根结线虫为害环境

香蕉穿孔根结线虫对温度有极强的适应性,一般适应生存温度为8~51℃,甚至一些香蕉穿孔根结线虫在55℃温度下能存活15分钟左右。而根结线虫、肾形肾状线虫、根腐线虫和螺旋线虫其它四种根结线虫适宜生存温度是10~45℃。此外,香蕉穿孔根结线虫主要活动区域为土表10~15cm处,而在作物收获后,香蕉穿孔根结线虫转移到表土层活动。

六、香蕉穿孔根结线虫用药误区

由于广大经销商、零售商、种植户缺少对香蕉穿孔根结线虫深入了解,大多数经销商、零售商、种植户在迷信的使用高毒、强刺激性气味的农药,用药存在较大误区,没有进行针对性用药。结果效果不尽人意,还经常出现中毒事件发生。此外,香蕉穿孔根结线虫为害还会诱发一系列病害的发生,经销商、零售商、种植户没有进行配合杀菌剂、肥料辅助性预防、治疗和修复,导致即使控制了根结线虫为害,仍然造成植株生长势衰弱、品质变劣、产量降低的情况。

七、根结线虫常用药剂的分析

(一)卤代烃类:主要有氯化苦(chloropicrin)、溴甲烷(methyl bromide)、二溴化乙烯、1,3-二氯丙烯、二溴氯丙烷和滴-滴混剂等品种。这类杀线虫剂在生产中使用较早,多是土壤熏蒸剂,具有较高的蒸气压,通过药剂在土壤中扩散,直接毒杀线虫。以上成分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属于禁用之列。对环境破坏严重和对人毒性大,使用时需要专门的机械和穿专用防护服,如果配套技术不能跟上,将对施药者有潜在的危害。

(二)有机磷类:克线磷(fenamiphos)、虫线磷(dichlofenthion)、治线磷(thionazin)、丰索磷(fensulfothion)、胺线磷(diamidfos)等。这类杀线虫剂发展较快,品种较多,主要以触杀、胃毒作用为主,在土壤中有一定残留。

(三)氨基甲酸酯类:杀线威(万强、oxamyl)、久效威 (thiofanox)、丁硫克百威(carbostJlfan)等。这内吸作用强。作用机制主要是损害神经系统,减少线虫迁移、侵染和取食,从而减少线虫的繁殖和危害。

(四)生物及微生物类:阿维菌素、厚孢轮枝菌、淡紫拟青霉,阿维菌素对根结线虫有很好的效果。据Putter等1981年报道,在阿维菌素8个组分中,B1a 和B2a是最有效的农用活性物质,其中B2a对植物根结线虫活性最高。其在土壤中的持效期长达2个月。Vecent等试验证明,阿维菌素B2a在土壤中持效期长的原因是,其通过土壤微生物代谢为阿维菌素B2a-2,3-酮,该物质对根结线虫的活性比阿维菌素B2a更高。但经我们试验发现,连续使用阿维菌素后,其效果逐渐下降,无最初使用时明显。厚孢轮枝菌、淡紫拟青霉受海南气候条件制约,据相关公司试验结果表明,该类产品不适宜在海南使用,具体使用技术尚在探索之中。

八、香蕉穿孔根结线虫防治策略

针对根结线虫发生种类、雌雄有别因素、寄生方式、被动传播特点、以及为害环境,经过近几年研究特提出几种防治策略供广大经销商、零售商、种植户参考:

(一)浸苗:20%丁硫克百威乳油4000倍+2%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40%辛硫磷6000倍兑入55摄氏度热水,将蕉苗根浸20分钟。

(二)毒土:将20%丁硫克百威乳油1500倍+2%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40%辛硫磷2000倍混入泥浆中,施于洞穴离地表15~20cm深处。

(三)沟施:已种蕉园发现有线虫病,可在植株两侧,开沟15cm深施撒3%丁硫克百威+辛硫磷颗粒剂。据我们了解该产品根据香蕉根结线虫高发的土壤状况,害虫及卵的活动规律,进行多次反复试验,创新性的将甲壳素(与线虫卵成分相同,利于破卵)等具有促进植物生长、诱导植物抗病性及对线虫、土传病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的海藻肥与丁硫克百威、辛硫磷制成缓释型的制剂,辛硫磷具有触杀和熏蒸作用,撒入土壤后,毒分子能迅速扩散复制,毒化土壤团粒结构。丁硫克百威具有强内吸作用,在香蕉根系内贮存、不移动。故对卵、成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四)灌根:3%丁硫克百威+辛硫磷颗粒剂500倍兑水灌根,每株灌药0.2~0.3公斤。

阿维菌素B2a+丁硫克百威+辛硫磷是根结线虫综合防治的最佳复配药剂,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B2a、辛硫磷三元复配。阿维菌素具有强渗透作用,辛硫磷具有触杀和熏蒸作用,撒入土壤后,毒分子能迅速扩散复制,毒化土壤团粒结构。丁硫克百威具有强内吸作用,在香蕉根系内贮存、不移动。三种有效成分科学配比,对根结线虫卵、成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持效期较长。此外,甲壳素与线虫卵成分相同,利于破卵。海藻肥具有促进植物生长、诱导植物抗病性,对线虫、土传病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在施用防治根结线虫的药剂量,适当添加甲壳素和海藻肥有利于控制根结线虫,并能促进香蕉生长,修复损伤根系。

(五)根系恢复:有机水溶肥+海藻酸兑水灌根,分别为2kg/亩、50g/亩。

香蕉根系被线虫破坏后,水肥吸收能力下降,香蕉易发生脱肥症状。在灭杀线虫后,依靠香蕉根系自主恢复,时间长、效果差,若气候高温高湿则叶片病害多,严重减产。因此,科学的方案是结合功能性水溶肥的使用,使香蕉根系恢复。有机水溶肥一般含有较高的腐植酸类物质,能够直接为根系补充有机碳类物质,提供根系发育能量物质;同时,为土壤有益微生物提供有机碳源,促进微生物种群的繁殖,继而抑制线虫的繁殖。海藻酸含有天然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植物激素,能够刺激根系生长,海藻酸同时含有丰富的酚类、醛类、萜类、甜菜碱等抗逆物质,对线虫有趋避作用,被香蕉吸收能够提高香蕉植株的抗旱、抗涝等逆境胁迫能力。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香蕉根结线虫防治的误区

了解更多农资产品应用技巧,欢迎添加农业技术指导员交流,微信号:weinongziwang
免责声明:文中使用技术仅供阅读,应用可能存在风险,请自行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不知原作者未能署名请见谅,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微语农言,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http://www.weinongzi.com
喜欢 (32)or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