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中微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微生物活体的使用效果在其施用时要时刻注意使用误区。
误区一:在干燥的天气下施用。
如晴天上午10点钟到下午4点钟前等高温干燥的天气条件下施用农户反映效果不佳。这主要是因为环境湿度不够所致。
如白僵菌作为真菌杀虫剂制剂主要含白僵活孢子,施用后通过直接接触虫体或在用物上被害虫吃入消化道,在适宜的条件下孢子萌发在虫体内繁殖,产生白僵菌素等导致害虫缓慢死亡。死亡虫体上的菌丝和分生孢子通过接触或借助于气流又传播至其它健康虫体上侵染,从而造成流行引起大量个体死亡。落入土壤的白僵菌还能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再侵染虫体继续起杀虫作用后效明显。因此最好选择阴天、雨后或早晨等湿度大时施用。
误区二:施用时温度过低。
有些农户在施用微生物活体农药时,不注意环境因素,不选择气温较高的天气条件下,施用甚至在冬天和早春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施用,故没有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这是因为生物农药施用时都要求较高的温度。试验表明在25℃-30℃之间喷施后的微生物活体农药防治效果要比在10℃-15℃之间的高出1到2倍。
误区三:不避太阳光。
没有避开高温、强太阳光的中午施用引起药效下降。微生物活体农药最怕强太阳光照射。微农资http://www.weinongzi.com,微农资微信号weinongziwang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致命的杀伤作用,而且紫外线的辐射对伴孢晶体还能产生变形降效作用,因此要选择在下午4点钟以后或者阴天使用效果会大大发挥。
误区四:使用后遭大雨冲刷。
芽孢最怕大暴雨冲刷,因为暴雨会将喷施的菌液冲刷掉。如果喷施5-6小时后遇到小雨,不但不会降低药效反而可提高防效作用,因为小雨对芽孢发芽大为有利,害虫一旦食后会加速其死亡。所以要根据天气预报确定施用时间。
误区五:与杀菌剂混用。
如块状耳霉菌作为一种真菌杀虫剂,药效是通过块状耳霉菌的活孢子作用来实现的。施用后活孢子侵染蚜虫并致死,可持续传染引起群体大量死亡。但作为一种活体真菌,如果与杀虫剂混用它们被杀菌剂致死自然失去杀虫作用。转载天天农资。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当前微生物农药使用存在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