菵草俗称水稗子.广布于我国各省在长江流城发生较严重,喜生于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田块。菵草是麦田恶性杂草,每年使小麦减产达10%一20%、严重时可达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
形态特征:
菵草是禾本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叶鞘具较宽白色膜质边缘;国锥花序由站或斜升的穗状花序组成.小穗近圆形.两侧压扁.或双行覆瓦状排列于穗轴一侧.颖半圆形.两颖对合,等长,背部灰绿色,草质或近革质,边缘质薄,白色,有3条脉.顶端钝或锐尖,有淡绿色横纹.外俘披针形,有5条脉,其短尖头伸出颖外,成熟时颖包裹颖果。幼苗第一片真叶带状波针形.具3条直出平行脉,叶鞘略呈萦红色,亦有3条脉,叶舌白色膜质,顶端2裂;第二片真叶真5条平行脉,叶舌三角形。
发生条件:
1、种子萌发菵草种子在5~25’的温度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温度右10~15℃之间。适宜土层深度0~2米,深度大于3厘米时萌发率迅速降低。干早显著降低种子萌发率,浸水和湿润环境能大大提高种子萌发数最。种子对土壤酸喊度和盐胁迫,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pH 4一10之间或氯化钠浓度小干40毫摩时,萌发率可达80%以上。获取更多农业资讯,农业技术请搜索微农资。长江中下游地区上壤pH一般在4一7之间,盐分比较低.土壤湿度也较大,并且秋、冬气温在15’C左右,这些生态环境条件非常适合菵草的萌发生长.这可能是其在该地区为害日益加剧的重要原因。
2.种子休眠:菵草种子成熟后有4一5个月或更长时间的越夏休眠期。夏季高温,秋冬季节土壤干燥均能诱导种子进入休眠。不同成熟度的种子休眠程度不同,使菵草在田间具有持续的出苗能力,难以进行集中防控。菵草种子活宜常温土壤浸水保存或加湿贮存,稻麦轮作的农田环境恰好符合此条件,有利于种子的越夏休眠.
3.菵草的生活史:菵草为一年牛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全生育期215一240天。种子在10月初至翌年2月均可出苗.其中11月初为出苗高峰。开花期在4一5月.种子通常在5一6月成熟,种子从穗的顶部向下依次成熟,边熟边落.一般在小麦收割前3一7夭,种子几乎全部脱落,菵草在3月初气温回升时生长迅速,是防除的关键时期。
4.种子传播扩散途径:蔺草种子主要依靠水流传播.种子千拉重仅0.83克,井且有气囊包裹,使菵草种子能长时间漂浮千水面.随水流四处传播。获取更多农业资讯,农业技术请搜索微农资。在稻麦轮作区.两草种子通过稻田自流灌溉、沟渠串灌或大水漫灌,可迅速扩散蔓延。此外,菵草种子常常会钻附在鞋底、衣服和收获机械上传播,还可以随鸟.畜及交通工具传播。
防治方法:
根据麦田菵草的发生为害规律甲在合理采用农作生态控草措施的基础上.结合高效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控制菵草的为害,实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降低种源基数:菵草的发生为害主要来源于种子.因此要采取各种农作措施降低种子基数。应精选麦种.汰除草籽.防止种子进人农田。下茬水稻灌溉整田时使用清洁水源,在灌,排水日加尼龙拢网(孔径小于0.45毫米,40目)。滤除通过水流传播的菵草种子。冬闲田块要提早翻耕,在4月上句菵草未开花结籽前将其根除。及命青理田间地头和沟边生长的菵草,减少种源.
2,生态控草:采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适当密植,配方施肥,争取小麦旱苗、匀苗.壮苗,增强作物竞争能力,抑制菵草生长。加强小麦山间管理,深沟窄厢.保持排水通畅,降低上壤湿度.可显著减少菵草发生数量。
3.作物轮作:菵草历年发生严重或草荒的田块,可以合理安排作物轮作,如将下茬水稻改种大豆、玉米或芝麻等早地作物,获取更多农业资讯,农业技术请搜索微农资。恶化菵草种子的储藏和休眠环境,促进种子消亡,减轻草害发生.还可适当改种油菜,豌豆等阔叶作物,抑制菵草生长。在冬季休闲地可通过土壤翻耕灭除田间的草。
4.化学防除
(1)播前灭茬:前茬水稻收获后小麦播种前,若菵草发生早、数量大,可在小麦播种前3一5夭,用41%草甘肺异丙胺盐水剂80一100毫升/亩进行化学防除,防效可达90%以上。
(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在小麦播后苗前,可用2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50一300克/亩或50%异丙隆(加高渗助剂)可湿性粉剂140一160克/亩进行上壤喷雾。猪殃殃、大集菜较多的麦田,可以选用加高渗助剂的异丙隆,不仅能有效防除菵草等禾本科杂草,而且可兼治其他阔叶杂草.
(3)苗后茎叶处理:小麦出苗后,可在田间菵草一叶一心至三叶一心期,使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13一20克/亩.6.9%精恶哇禾草灵水乳剂47一58毫升/亩.50%高渗异丙隆可湿性扮剂140一160克/亩或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20一30毫升/亩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炔草酯不仅对菵草有良好防效,而且对小麦安全性好,可以低温期使用,获取更多农业资讯,农业技术请搜索微农资。但应注意在草龄较小时用药,或与异丙隆混用。50克/升唑啉炔草酪乳油对耐药的阵草效果好,小麦二叶一心期到拔节末期均可安全使,但也应在草龄小时施药;精恶唑禾草灵冬前施用对低龄菵草《三至四叶期)有较好防效,春季低温或草龄较大时用药,防效显著降低。甲基二磺隆单剂及其与甲基碘磺隆钠盐的复配剂对菵草防效也较好.但冬春使用药害风险较大.应严格按用药要求施药。菵草簇叶处理应在越冬前菵草基本出齐,植株二至四叶期施药,报据田间发生情况和草龄大小确定合理的防除方案.如果冬前菵草发生量较大,则应在菵草二至三叶期用药,以后根据发生情况,考虑是否再次用药.如果菵草发生较迟,可以待杂草基本出齐时集中施药防除.对春季草龄偏大的田块,宜及时在早春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