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缺锌的症状:
锌缺乏症状首先出现于新稍叶片,症状因作物种类而不同。一般而言,中度至严重缺乏时,叶片小而畸形,节间缩短呈小叶簇生。有些作物伴有叶片黄化症状,叶脉间黄化而呈黄绿色,但与叶脉紧邻部分则保持绿色。
苹果缺锌时出现典型的“小叶病”:新梢极度缩短,腋芽萌生,形成细小瘦枝,枝顶轮生小,形成黄化畸形叶,密生成簇,又名簇叶病,严重时新梢自上而下枯死;玉米苗期新叶中下部黄白化形成白苗,又称花白苗,拔节后缺锌,叶片下半部出现黄白条斑,呈半透明,似白绸和塑膜状,风吹易撕裂,称花叶条纹病;获取更多农业资讯植保技术请搜索微农资。水稻缺锌症称红苗、火烧苗,插秧后2~4周内出现,新叶中下部中脉区褪绿黄白化,后期叶身出现赤褐色斑点,叶尖发红,植株矮缩,又称倒缩苗;番茄、青椒缺锌呈小叶丛生状,新叶发生黄斑。
容易发生缺锌的情况:
(1) 酸性砂质土壤;
(2) 石灰质土壤或石灰施用过量的土壤;
(3) 有机质土壤,锌与有机物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致作物无法吸收;
(4) 土壤磷含量过高或长期施用过量磷肥,使土壤中的锌更易被吸附而降低其有效性;
(5) 敏感作物:如柑橘、苹果、桃、柠檬,大田作物中的玉米、水稻等,其次是马铃薯、番茄、甜菜等。
诊断:
1、形态诊断:果树缺锌症状如 “小叶病”、水稻“红苗”等容易判断,但其它作物需注意与易混症状的区别:
① 水稻缺锌与缺钾,叶片都发生赤褐色斑点等赤枯现象,但先者病斑先发于中肋,以后逐渐向外扩展,而后者则先发于叶尖及两缘,向下向内延伸。
② 水稻缺锌与缺磷均发生“僵苗”,但前者可先分蘖后坐苗发僵,后者移栽后不分蘖即发僵,且呈明显的“一柱香”株形。
2、土壤诊断: 土壤以有效锌为指标,>1.0毫克/千克为正常,临界值为1.0毫克/千克,<0.5毫克/千克严重缺乏。
3、植株分析诊断: 大多作物叶片缺锌临界在10~20毫克/千克,水稻分蘖期叶片<10毫克/千克为严重缺乏;获取更多农业资讯植保技术请搜索微农资。黄瓜(茎叶)<8毫克/千克,玉米(吐丝期叶片)<10~15毫克/千克,番茄、苹果及梨等叶片<15毫克/千克,柑橘(叶)<10~24毫克/千克为缺乏。
4、酶学诊断: 在光合作用中CO2固定需要碳酸酐酶,锌为该酶的组成,测定该酶活性,可以诊断是否缺锌。
防治:
1、施用锌肥: 水稻、玉米可以按每公顷施硫酸锌30千克。通常土施硫酸锌易被固定,吸收转化率较差,相对来说叶面喷施效果较好。
2、排除渍水: 石灰性渍水难排的水稻田极易发生缺锌,排水对防止缺锌能获显著效果。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作物缺锌症状的诊断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