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分享农作物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病虫害防治小技巧,关注微农资网微信号weinongziwang

灭蝇胺防治美洲斑潜蝇效果怎么样?

农技问答 admin 7343℃ 0评论

别再单用灭蝇胺防治斑潜蝇了,复配上这几种药效果更好?

斑潜蝇,属于双翅目潜蝇科害虫。其中以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对作物为害最重。美洲斑潜蝇,以葫芦科、茄科和豆科植物受害最重,对菜豆、 黄瓜、 番茄、 甜菜、 辣椒、芹菜等蔬菜作物造成较大危害。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都以幼虫和成虫危害叶片。

幼虫危害症状:

美洲斑潜蝇以幼虫取食叶片正面叶肉,形成先细后宽的蛇形弯曲或蛇形盘绕虫道,其内有交替排列整齐的黑色虫粪,老虫道后期呈棕色的干斑块区,一般1虫1道。

斑潜蝇

为害后的虫道

南美斑潜蝇的幼虫主要取食背面叶肉,多从主脉基部开始危害,形成弯曲较宽(1.5~2mm)的虫道,虫道沿叶脉伸展,但不受叶脉限制,可若干虫道连成一片形成取食斑,后期变枯黄。

斑潜蝇幼虫

美洲斑潜蝇幼虫

成虫危害症状: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成虫危害基本相似,在叶片正面取食和产卵,刺伤叶片细胞,形成针尖大小的近圆形刺伤“孔”,造成危害。“孔”初期呈浅绿色,后变白,肉眼可见。

幼虫和成虫的危害可导致幼苗全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成株受害,可加速叶片脱落,引起果实日灼,造成减产。幼虫和成虫通过取食还可传播病害,特别是传播某些病毒病,降低花卉观赏价值和叶菜类食用价值。

斑潜蝇成虫

美洲斑潜蝇成虫

灭蝇胺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低毒杀虫剂, 有非常强的选择性,主要对双翅目昆虫有活性。其作用机理是使双翅目昆虫幼虫和蛹在形态上发生畸变,成虫羽化不全或受抑制。该药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并有强内吸传导性,持效期较长,但作用速度较慢。灭蝇胺对人、畜无毒副作用,对环境安全。

灭蝇胺适用于多种瓜果蔬菜,主要对“蝇类”害虫具有良好的杀虫作用。目前瓜果蔬菜生产中主要用于防治:各种瓜果类、茄果类、豆类及多种叶菜类蔬菜的美州斑潜蝇、南美斑潜蝇、豆杆黑潜蝇、葱斑潜叶蝇、三叶斑潜蝇等多种潜叶蝇,韭菜及葱、蒜的根蛆等。

美洲斑潜蝇

斑潜蝇成虫

注意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建议与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以减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灭蝇胺可与阿维菌素、噻虫嗪、杀虫单混配使用:

15%灭蝇胺+35%杀虫单

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内吸作用,可诱使害虫的幼虫、蛹在形态上发生畸变,成虫羽化不全或受抑制。在正常使用技术条件下,对菜豆斑潜蝇有较好防效。制剂用药量35-45克/亩,施用方式喷雾。应于斑潜蝇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盛发初期使用,均匀喷雾。菜豆安全间隔期为5天,每季最多使用1次。注意杀虫单对家蚕剧毒,防止污染桑叶及蚕具等。杀虫单对棉花、某些豆类敏感,不能在此类作物上使用。能与强酸、强碱性物质混用。

50%灭蝇胺+10%噻虫嗪

灭蝇胺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低毒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强内吸传导性,持效期较长;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蚜虫、飞虱及双翅目的美洲斑潜蝇、韭蛆等有良好的防效。

防治黄瓜斑潜蝇,制剂用药量20-26克/亩,施用方式喷雾。应于黄瓜美洲斑潜蝇低龄幼虫发生初期进行兑水喷雾,干旱少雨季节易大发生,应注意加强防治。在黄瓜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5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

30.3%灭蝇胺+0.7%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与灭蝇胺复配后,具有胃毒、触杀和较好的渗透性,施用后能快速渗入植物叶片,有效杀死潜叶为害的害虫,对卵、幼虫、蛹和成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菜豆美洲斑潜蝇,制剂用药量19-22毫升/亩,施用方式喷雾。应于美洲斑潜蝇发生初期均匀喷雾施药,施药时应避免药液漂移到其他作物上,以防产生药害。在菜豆上的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最多使用1次。

注意:因各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用药水平,环境气候不一样,文中使用技术仅供参考,如需实际应用请自行结合当地情况酌情考虑。微农资,关注农资那些事儿!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灭蝇胺防治美洲斑潜蝇效果怎么样?

了解更多农资产品应用技巧,欢迎添加农业技术指导员交流,微信号:weinongziwang
免责声明:文中使用技术仅供阅读,应用可能存在风险,请自行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不知原作者未能署名请见谅,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微语农言,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http://www.weinongzi.com
喜欢 (6)or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