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病为害症状:
为害黄瓜、冬瓜、丝瓜、番茄、茄子、马铃薯、莴苣、波菜、胡萝ト、白菜、生菜、芹菜、豆科蔬菜。仅发生于根部,以侧根和支根最易受害,受害的根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或根结,根瘤的形状大小因蔬菜种类不同而异。茄子和辣椒的根多发生在侧根上,形似天冬根或近球形瘤状物、地上部表现菱缩或黄化,天气干燥时易菱蔫或枯萎。丝瓜和扁豆根结线虫病多发生在主根上,被害部分发生比根的直径还大数倍至十数倍的肿瘤。胡萝ト根结线虫病一般肉质根不发病,只为害由肉质根长出的须根或从其根尖延长的细根上发生极微小的根瘤。也有一些根结线虫病常在其发病上方形成很多的短支根或密集在一起的须根,有时这些须根发展到根颈部,如甘蓝根结线虫病。胡萝卜、马铃薯被害后,常在其块根或块茎上产生疣状或疹状物,后变黑色,破裂呈疮痂状。
芹菜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害根部的须根和侧根。根部染病,发病初始在侧根或须根上产生大小、形状不一的肥肿畸形瘤状根结肿大物。作物被害后,病株地上部分生长衰弱、矮小,叶片黄化,晴天中午前后,特别是在干早的气候条件下,叶片萎驀,状似地下水分不足所引起,不结实或结实不良。早晚气温较低或浇水充足时,暂时蔫的植株又可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萎蔫不能恢复,直到植株枯死。将瘤状部分(或根结)剖开,可见病组织中有乳白色细小梨状雌虫理生于内。此病主要由根结线虫侵染所致。以卵囊和根组织中的卵或二龄幼虫遗留在田间越冬。在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卵在肿瘤组织中孵化为幼虫,继续在组织内发育;也可迁离根瘤组织,侵入新根,借病土和灌溉水,还有人、畜、农具等作近距离传播,以带病幼苗作远距离传播,从根尖侵入,引起初次侵染。
侵人寄主的幼虫在根部组织内生长发育繁殖,产生的新生代根结线虫幼虫,二龄后离开卵壳,借灌溉水和雨水的传播,进入土中侵人根系进行再侵染,加重为害。根结线虫喜温干燥的环境;最适病原线虫生长发育的环境,土温为2530℃.土壤含水量40%左右;土壤温度超过40℃,则线虫大量死亡。致死温度55℃10分钟。最适感病生育期为苗期至成株期。长江中下游地区芹菜根结线虫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6~10月。夏、秋阶段性多雨的年份发病重。根结线虫是好气性线虫,一般地势高燥、土壤结构疏松的沙质土壤,透气性强的,适于线虫活动,发病较为严重。栽培上大水漫灌的田块发病重。发病地连作又不进行药物防治的,病情会逐年扩大蔓延。
防治方法:
选用无线虫的床面育苗。不能从发生过线虫病的田地取土,最好选用塘泥土或稻田土育苗,晒干后细碎,宜在播种前在阳光下曝晒2~3周,作培养土用。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葱、蒜、韭菜等进行2~3年轮作,有条件的可进行水旱轮作。深翻土地,深度要求达到24厘米,把在表土中的虫瘿翻入深层,减少虫源,同时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根深埋或烧毁。保护地可利用夏季休闲期间,将表土翻耕,大水浸灌10~15天,或在地面上覆盖薄膜,提高土壤温度在60℃以上,杀死在土中的线虫。土壤处理可用10%硫线磷颗粒剂4~5千克,其中3~4千克克线丹用10千克细土混匀成药土均匀撒施于全田土表,另1千克硫线磷和2千克细土混匀成药土穴施:3%氯唑磷颗粒剂每67米24~6千克加细干土50千克,混匀撒到土表,深耙20厘米;也可将药土撒入定植穴底,浅覆土再定植。在作物生长期内发病初用药可选的药剂有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5000倍液灌根,每穴灌药液250~300毫升。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根结线虫病的症状特点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