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硫・乙霉威,有效成分:甲基硫菌灵+乙霉威,主要含量与剂型:65%可湿性粉剂(52.5%甲基硫菌灵+12.5%乙霉威),66%可湿性粉剂,44%悬浮剂。
产品特点:
甲硫・乙霉威是由甲基硫菌灵与乙霉威按一定比例混配的一种广谱低毒复合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使用安全。两种杀菌机制,可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并有一定增效作用。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取代苯类内吸治疗性广谱低毒杀菌成分,具有内吸治疗和预防作用。喷施后,一部分直接作用于病菌,阻碍其呼吸过程,影响病菌孢子的产生、萌发及菌丝体生长;另一部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干扰病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导致病菌死亡。
乙霉威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内吸治疗性低毒杀菌成分,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活性,能有效防治对多菌灵已产生抗性的多种病害。其杀菌机理是通过抑制病菌芽孢纺锤体的形成而使病菌死亡。
适用作物及防治对象:
甲硫・乙霉威适用于多种作物,对许多种高等真菌性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生产中主要用于防治: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葫芦、芸豆等瓜果蔬菜的灰霉病菌核病,葡萄灰霉病等。
使用技术:
瓜果蔬菜的灰霉病、菌核病、防治灰霉病时,在病害发生初期或连续阴天2天时(保护地内尤为重要)立即开始喷药,7天左右1次,连喷2~3次,喷药前将病果等病组织彻底摘除干净效果最好。防治菌核病时,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7天左右1次,连喷2次,重点喷酒植株中下部。一般每亩次使用65%可湿性粉剂80~100克,对水45~75千克均匀喷雾。
葡萄灰霉病开花前、后各喷药1次,防治幼果穗受害;套袋前喷药1次,保护果穗;不套袋果近成熟期发现病粒后立即开始喷药,7~10天1次,连喷2次。一般使用65%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重点喷酒果穗。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药剂及含铜药剂混用。本剂虽然具有一定治疗作用,但在发病前使用效果最好,最晚应在发病初期使用。连续用药时,注意与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用药时注意安全保护,避免皮肤及眼睛接触药剂。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甲硫乙霉威的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