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全国各地冬小麦将陆续开始返青,也到了抓好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今年春季小麦生产可能会面临什么灾害风险?
据农情调度显示,总体看,各地小麦群体普遍较足,个体发育较好,地上地下协调,但也存在旺苗弱苗并存、部分地区旱象抬头、个别田块出现冻害、病虫草基数较高等问题,同时早春干旱、“倒春寒”等威胁大,对抓好麦田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河南:防范四大气象风险
根据最新气候趋势预测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预计今年河南省小麦将在2月中旬前后由南向北逐渐返青,麦田管理将陆续展开。专家预测,小麦春季生产仍面临以下灾害风险:
一是春旱发生风险较高。
预计2023年春季全省大部降水量偏少,北部和西部丘陵山区岗坡地块出现阶段性干旱的可能性较大。
二是存在晚霜冻害风险。
近年来该省春季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春寒天气,预计2023年春季气温整体偏高,但气温波动大,仍存在短时大幅度降温风险,小麦遭受冻害几率较高。
三是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
根据植保部门预测,今年蚜虫、麦蜘蛛田间基数高,赤霉病、条锈病在豫南偏重流行风险高,遇适宜天气条件,存在全省大面积发生风险。
四是存在倒伏风险。
受去年冬前气温偏高,局地播量偏大等因素影响,部分麦田出现旺长,群体过大,后期发生倒伏的风险增加。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制订的《2023年全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指出,今年小麦春管应以控旺促弱稳壮、抗旱防冻防倒、防病治虫除草为重点,培育健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促进幼穗发育,搭好丰产架子。
相关专家提醒农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变化,在寒流来临前,对墒情不足的麦田及时进行灌水,尤其要适时浇好拔节水,一旦发生冻害,应结合灌水追施速效氮肥,或采取叶面喷肥等补救措施。
河北:春旱和倒春寒几率较大
据河北植保协会消息,河北局部冻害较重,春旱和倒春寒几率较大!
近日,国家及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衡水站相关专家联合示范县技术骨干进行苗情会商,具体结果为:截止到冬前,土壤墒情调查多数普遍较好,主体麦田苗龄为四叶一心到五叶一心,个体发育健壮。受2022年11月29~30日断崖式强降温(降温幅度达12℃左右)影响,当前部分小麦叶片冻害偏重,冻害多为2~3级,个别地点冻害达到3+水平,多点调查冻害对茎蘖影响不大。
根据省气候中心预测和最新土壤墒情监测数据,受冬春季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影响,可能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同时,该省气候特点为“先暖后寒”。据气象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上旬该省麦区大部分平均气温-3~3℃,较常年偏高1~5℃,温度偏高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虽然月内有极端低温出现,但麦田处于越冬期,总体危害不大。2月以来气温升高明显,应警惕倒春寒危害。
结合苗情及未来天气状况,专家指出,春季管理立足于“早”,强化“促控结合、分类施策”,突出做好“因苗分类管理、科学运筹肥水、强化镇压锄划、春季化控防除”,力争促苗早发,分蘖多成穗。
山东:重点防控病虫草害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消息,山东省小麦总体苗情显著好于上年和常年,丰产基础较为扎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去年11月下旬以来多次寒潮降温天气导致部分麦田遭遇不同程度冻害;部分麦田出现旺长,后期发生倒伏风险增大;部分麦田病虫害越冬基数较高,春季病虫害偏重发生隐患较大。
针对当前全省小麦苗情特点,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3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指出,春季田间管理应坚持“防春冻、防春旱、早除草、控旺长”策略,因地因苗施策,搞好分类管理。该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也明确提醒,春季病虫草害发生隐患较大,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并印发《2023年春季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意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突出一个“早”、重在一个“防”,监测预报早开展、防控行动早谋划、重大病虫早预防,适期实施统防统治,全力做好病虫草害防控,减少危害损失,夯实夏粮丰产丰收基础。
温馨提示:
在小麦种植管理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难题可以在文末留言记得加上自己联系方式农资导报千余名金草帽基层农技专家给你最实用的解决方案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农资导报作者:郝锐敏,编辑:姜颖越审核:王梅红监制:蒋善军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倒春寒来袭,春季小麦要预防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