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星瓢虫,主要包括马铃薯瓢虫和酸浆瓢虫。前者又叫大二十八星瓢虫,后者又叫小二十八星瓢虫或茄二十八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是主要为害蔬菜类害虫。
识别特征:
一、马铃薯瓢虫
成虫:体较大,成虫体长7–8毫米,赤褐色,全体密生黄色组毛,前胸营板的前缘四陷而前缘角突出,中央有1个大面呈黑色的剑状纹,其两侧各有2个黑色小斑(有时合并为一)。每一销翅上有14个黑斑,鞘翅基部3个黑斑后方的4个黑斑不在一直线上。两鞘翅会合时有7–2对黑斑相接触。
卵:卵炮弹形,初产时鲜黄色,后渐变为黄褐色,卵块中的卵排列松散。
幼虫:幼虫长为9毫米,呈纺桶形,中部膨大而背面隆起。胸腹都鲜黄色,背面有枝刺,各枝刺大部分黑色,前胸及第八、虫九腹节各具4个枝刺,其余各节具6个枝刺,各校刺基部均围以黄色环纹。
蛹:长6毫米左右,椭圆形,黄色,被有稀流毛。背面隆起,上有黑色斑纹,腹面平坦。
二、茄二十八星瓢虫
体较小,体长6毫米,黄褐色,前胸背板,多具6个黑斑,中央2个,一前一后,前方的大,横形,后方的圆形(或纵长,与前方的相接),每侧各2个。鞘翅上黑斑小而略圆,鞘翅基部3个黑斑后方的4个黑斑几乎在一直线上,鞘翅会合时,两鞘翅上黑班不相接触。
卵:卵炮弹形,卵块中的卵排列较密集,初为鲜黄,后变黄褐。
幼虫:成长幼虫体长约7老米,体、枝刺均白色,枝刺基部环纹黑色
蛹:长约5。5毫米,椭圆形,淡黄色,包于幼虫皮壳之内。
危害症状:
在黄河以北以马铃薯瓢虫为主,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马铃薯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混合发生,而长江以南地区则以茄二十八星瓢虫占绝对优势。可为害马铃薯、茄子、番茄等茄科蔬菜。两种瓢虫均以成虫和幼虫为害叶片,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仅残留一层表皮,呈网状,或形成许多不规则透明的凹纹和褐色斑痕。老熟幼虫和成虫为害全部叶片,仅剩下主叶脉;有时还能为害果实和嫩茎,严重时只剩下茎秆。还取食花瓣、夢片和果实,茄子果实被害被啃食部分变硬,带有苦味,影响品质。成虫早晚静伏,白天觅食、迁移、交配、产卵。尤以中午前后,气温25℃左右时活动最盛。成虫具假死性,一遇惊扰即行坠落。马铃薯瓢虫成虫必须取食马铃薯叶片才能顺利完成生活史。
防治方法:
清洁越冬场所,及时处理收获的号铃、茄子残株,减少越冬虫源。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可以拍打植株使之坠落在盆中,进行人工捕杀。卵成块产在叶背上,且颜色鲜艳,易于发现,可及时摘除叶片。在收获后清除残株落叶,深翻土地,以消灭越冬成虫。药剂防治掌握在越冬成虫迁人作物地和幼虫孵化盛期喷药防治,因为幼虫在二龄后オ分散到其他叶片上为害,可用5%氯氯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氯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雾,2.5% 功夫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2%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每亩20~30 克加水稀释喷雾;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10~20 克加水稀释喷雾,注意叶片正反两面都要喷到。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二十八星瓢虫是害虫吗?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