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分享农作物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病虫害防治小技巧,关注微农资网微信号weinongziwang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及如何避免出现药害

植保技术 admin 4154℃ 0评论

在通常情况下,使用保花、保果剂而导致落花,落果,使用生长类调节剂引起植株畸形、叶片斑点、枯焦、黄化以及落叶、小果、劣(裂)等一系列症状变化,均是药害的范畴。植物生长调节剂引起药害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药害一般在施药后1—10d内表现;慢性药害都在10d以后发生,有的甚至到作物收获期方可测得。所以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的症状、原因和预防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植物对生长调节剂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与栽培管理也有关系,有些生长调节剂的药害,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当而引起的。如多效唑用于连作晚稻秧苗,若秧苗作拔秧苗处理,可引起晚稻抽穗障碍,而作翻耕移栽处理,药害就可避免。引起生长调节剂药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所致,如错用药剂、喷施浓度过高、施药方法不合理等均可导致作物药害。

植物调节剂

预防药害的主要措施

(1) 正确选择适用生长调节剂

选择好适用的生长调节剂是安全用药的先决条件,选用时须注意:

第一,掌握生长调节剂的基本性能。目前,已发现具有调节植物生理功能的药剂有400余种,国内已常用的有30余种。由于每一种调节剂都有各自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和适用作物,所以在使用前掌握使用要点和注意事项,避免错用药。

第二,明确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的目的。获取更多农资新闻,农资市场动态,植保技术及农资营销技巧请百度微农资。常用生长调节剂有促根、助长、抑生、保花、保果、增糖、杀雄、催熟等功能,而每一种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又有不同的生理要求,要认识生长调节剂不是“万能灵药”,要因作物、因生育期酌情选择、合理使用。

第三,搞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混用,如吲哚丁酸与萘钠乙酸混用,可以提高对植物的促根效果。

第四,做好生长调节剂的试验示范,使用生长调节剂常受地理、气候环境等影响,地区之间使用剂量浓度应有差别。对从未使用过的生长调节剂,要做到先试验、后应用。

第五,注意生长调节剂的产品质量,防止伪、劣药剂的混入。

(2) 正确配制生长调节剂的适用浓度

第一,要根据作物的种类来确定药剂的浓度。如使用赤霉素(GA)在梨树花期用10–20mg/kg,甘蔗拔节初期用40–50mWks。

第二,要根据药剂种类确定使用浓度。如柑橘保花、保果,使用赤霉素(CA)可掌握在50mg/kg,2,4-D以10rmg/kg为宜;若任意提高浓度,则会引起药害。

第三,要根据气温确定药剂浓度。在番茄使用2,4—D点花保果,气温在15℃左右时,浓度宜控制在15mg/kg;25℃左右时,以10mg/kg较好;30℃时应降至7.5mg/kg;当气温超过35℃时,不宜采用2,4-D点花保果。

第四,要根据药剂有效成分配准浓度。由于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有效成分含量各不相同,如有85%赤霉素(GA)晶体,也有4%赤霉素(GA)乳剂,在配制时,要根据有效成分加适量的水稀释。

(3) 正确掌握生长调节剂的施药方法

施用生长调节剂的方法通常有喷雾、点花、浸蘸等几种。喷雾采用喷雾法时,在掌握适期和配准浓度的同时要选择适宜田块喷雾。如棉花喷施调节啶或缩节胺,要选择对茎叶生长旺盛的田块喷施。微农资网址www.weinongzi.com点花以点花法施用生长调节剂时,要选好药剂和浓度,避免高温点花,特别是2,4—D和防落素用于番茄、茄子点花时,在药液中适当加颜料混合,防止重复点花。

浸蘸法施药,一要注意浓度与环境的关系。如在空气干燥时,枝叶蒸发量大,要适当提高浓度,缩短浸蘸时间,避免插条吸收过量药剂而引起药害。

二是注意扦插温度。一般生根发芽温度以Z)—30℃最适宜。

三要抓好插条药后管理。插条以放在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或细沙中为好,防止阳光直射。正确抓好药后管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物,要根据作物生长特点和生长调节剂的特点要求抓好管理。一般施用助壮素、增产灵等药剂后,要适当增施氮、磷、钾肥料,促进生长,防止早衰。施用多效唑的水稻秧苗要作移栽翻耕处理。连年使用调节膦多效唑的果树,要注意年份间停用,以利果树正常生长结实。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及如何避免出现药害

了解更多农资产品应用技巧,欢迎添加农业技术指导员交流,微信号:weinongziwang
免责声明:文中使用技术仅供阅读,应用可能存在风险,请自行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不知原作者未能署名请见谅,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微语农言,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http://www.weinongzi.com
喜欢 (27)or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