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乙烟酸是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抑制剂,药剂通过根、叶吸收,传导至分生组织中,使植物生长受阻。大豆可将其迅速代谢,因而对该药耐性很强。属芽前及苗后早期选择性除草剂,可防除大部分常见的一年生杂草,如稗草、狗尾草、马唐、千金子、莎草、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等单子叶杂草,及苋、藜、蓼、龙葵、苍耳、苘麻、野西瓜苗、豚草等阔叶杂草,对马利筋、决明、田箐等无效。适用于所有种植苜蓿的地区,及东北三省、内蒙古种植大豆地区。产品为5%、10%、15%水剂。
东北大豆田使用,亩用10%水剂100~134毫升,用水量200~450升/公顷,干旱时应加大用水量,切勿采用飞机高空喷药或超低容量喷雾。播前混土,大豆播种前施药,药后混土3~5厘米或秋施;播后苗前,施药前整平土地,不要用土块及残株,大豆播后出苗前施药;苗后早期,大部分杂草在3叶期以前或植株小于5厘米时施药。应控制在推荐的时间内喷药,宜早不宜晚。采用秋施方法施药,之前应整地精细,施药均匀周到,之后混土要彻底。干旱时做土壤处理应浅混土或采用苗后早期用药,并加大施药时的用水量,以提高防效。尽量避免在播后苗前用药。禾本科杂草占优势的地块,采用推荐用量的上限。当播前混土和播后苗前处理使用本品时,敏感性杂草可能仍会发芽,发芽后会很快停止生长,最后枯死。早期苗后使此药剂,药剂会由叶片及根部吸收,敏感性杂草立即停止生长终至死亡。若用药量过多时,大豆可能发生矮化或叶片发黄的现象,但对大豆产量无影响。
咪唑乙烟酸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会对后茬敏感作物生长产生影响,因此,按标签推荐的方法使用咪唑乙烟酸,合理安排后茬作物,12个月后,后茬可以种春小麦、玉米或大豆。不要在使用此药剂后36个月内,种植甜菜、油菜、谷子、西瓜、籽瓜、马铃薯、蔬菜等作物。
咪唑乙烟酸又被称之为咪草烟,别名普杀特。其药的稳定性,在酸性及中性的环境条件下极为稳定,遇到碱会迅速分解。
咪唑乙烟酸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咪唑乙烟酸的外观是一种淡黄色至百色结晶的固体,没有可见外来杂质,咪唑乙烟酸主要用于豆科作物防除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具有选择性强、杀草谱广及活性高等优点。如:苋菜、龙葵、苍耳、狗尾草、黍等。通过根及叶进行吸收,并在木质部和韧皮内进行传导,积累于植物组织内,可以及时的阻止乙酰羟酸合成酶的作用,影响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破坏其蛋白质,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而逐渐死亡。对于大豆田和其他豆科植物田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有更好的防效,能有效防除双色高粱、西风古、曼陀罗、稗草、金狗尾、刺儿菜、苣荚菜、反枝苋等杂草。对杂草茎叶处理后,杂草会立即停止生长,并在2—4周内枯萎死亡;土壤处理后,杂草顶端分生组织坏死,生长受阻碍,虽然一些杂草能够发芽、出苗,但生长至2.5—5cm时便逐渐死亡。
咪唑乙烟酸属于长残效除草剂,施用后来年不宜种植敏感的作物,如:油菜、高粱、马铃薯等。咪唑乙烟酸可以用于大豆真叶期至2片复叶期进行使用,每公顷1000-2000ml,使用15%的水剂,兑水450-600kg进行均匀喷雾,在苗期时,建议每公顷施用1500-2250ml,使用15%的水剂,随后兑水进行450-600kg均匀喷雾。
需要注意的是喷雾均匀,避免重复施药,及不可喷洒于敏感作物上。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咪唑乙烟酸除草剂在大豆田使用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