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分享农作物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病虫害防治小技巧,关注微农资网微信号weinongziwang

氯嘧磺隆是什么类型除草剂,氯嘧磺隆的使用方法

种植技术 微语农言 18278℃ 0评论

氯嘧磺隆又叫豆磺隆,乙磺隆,商品名有豆威、豆草净、豆得利等,主要用于大豆田防除阔叶杂草和某些莎草科杂草,如反枝苋、铁苋菜、马齿苋、鳢肠、苍耳、狼把草、香薷、鼬瓣花、大籽蒿、蒙古蒿、牵牛、苘麻、苣荚菜、荠菜、车前、野薄荷、大叶藜、本氏蓼、地瓜儿苗等,以及碎米莎草、香附子等。对苋、小叶藜、蓟、问荆、小苋、卷茎蓼及稗草等仅有抑制作用。对繁缕、鸭跖草、龙葵及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无效。

氯嘧磺隆为选择性内吸除草剂。杀草原理和选择原理与苄嘧磺隆相同。杂草受抑制后叶片在3~5天内失绿,生长点坏死,失去竞争力。大豆可将此药分解成无毒物质。

氯嘧磺隆产品有10%、25%、50%可湿性粉剂,25%、75%的水分散粒剂。

在大豆田使用。以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土壤墒情好,药效好,对大豆出苗安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或大于6%及PH值大于7的田块不宜使用。避开大豆拱土期施药。当春旱、风大时,施药后应混土或覆土盖压。如在大豆出现1片复叶、杂草出土至3叶期前茎叶喷雾,施药后大豆叶片皱缩发黄,但药效受土壤干旱影响小,药效比较稳定。华东地区亩用10%可湿性粉剂8~10克,东北地区用10~15克。

不同品种大豆耐药能力有差异,新品种初次应用此药。应先试验后推广。

氯嘧磺隆不宜在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禾草克、吡氟禾草灵等混用,喷氯嘧磺隆后7天内也不宜喷这些药防治禾本科杂草。可与乙草胺、赛克津、三氟羧草醚(杂草焚)、克阔乐等混用。

后茬不能种植甜菜、马铃薯、瓜类、油菜、向日葵、烟草。间隔90天后方可播小麦、大麦、间隔300天以上种植玉米、谷子、棉花、花生。

大豆

氯吡嘧磺隆如何使用:

氯吡嘧磺隆对玉米田常见杂草苍耳、鸭跖草、反枝苋、香附子等的鲜重抑制率均在90%以上,但对禾本科杂草基本无效,其与烟嘧磺隆有很大的互补性。作为玉米田除草剂,应同剂MON13900一起使用。氯吡嘧磺隆是目前能彻底根除玉米田香附子的苗前苗后除草剂,主要特性是用量低、药效高、对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有,对玉米田莎草科杂草香附子具有非常优异的防效,不仅可以杀死地上部分,还杀死地下块茎,降低块茎的再萌发能力,从而减少香附子基数。大大减少杂草再次萌发率,持效期较长,一次施药可控制整个生长季节。

玉米田可与烟嘧磺隆、氟嘧磺隆、莠去津、溴苯腈、麦草畏、唑嘧磺草胺等混用。不推荐玉米苗后与2,4-滴、2甲4氯等除草剂混用。对玉米及后茬作物小麦、大蒜、葱、菠菜。

注意:

氯吡嘧磺隆较慢,至少要20天以上地上部分才能完全干枯死亡。在香附子7~11叶期使用,此时香附子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能使香附子的繁殖器官细胞分裂受到重创,进而丧生繁殖能力,达到根除香附子的目的。

氯吡嘧磺隆是目前防治玉米田香附子的除草剂,其对香附子的防治效果要远远优于常见的玉米田除草剂如烟嘧磺隆、2甲4氯等。它显着的特点是不仅仅能防除香附子地上部分及靠近植株的球茎,而且凭借其的内吸传导性,药剂能到达相邻球茎(这一性能是其它玉米田除草剂所不具备的),从而防治效果更彻底,持效期更长,真正做到治标又治本。氯吡嘧磺隆比较慢,7~10天香附子才能表现出中毒症状,15天以上从心叶开始向外腐烂,根茎处深褐色腐烂,至少20天以上地上部分基本腐烂死亡,剖开地下块茎变褐发黑,逐渐死亡。

氯吡嘧磺隆的使用成本很高,大约20元/亩。主导产品为75%WG(进口产品为“香附净”),亩用量为4克。因此,氯吡嘧磺隆更适合于香附子大量发生、严重发生的区域或者错过时期后期作为补救措施的药剂。

氯吡嘧磺隆具体使用说明:

1、用于水稻:

一般在水稻1-3叶期使用,每亩用25%WP15-20克拌毒土撒施,也可兑水喷雾。

药后保持水层3-5天。移栽田,在插后3~20天用药,药后保水5-7天。

2、用于小麦:

在春小麦3-5叶期使用,对茎叶喷雾,使用75%氯吡嘧磺隆WDG,用量为75-90克/公顷。

3、用于玉米:

在玉米苗后3-5叶期,杂草的3-5叶期,时期4-5叶期施药一次。

制剂用药量为75%WDG45-60克/公顷,兑水15-30升。作为玉米田除草剂还需同剂MON13900一起使用。

4、用于高粱:

一般在高粱苗后2叶期到抽穗前,杂草2-4叶期使用,具体用药量为50%WP72-140克(有效成分36-70克)/公顷。

5、用于红薯:

因氯吡嘧磺隆对红薯的性价比较高,一般在杂草2-4叶期使用,进行喷雾处理,具体用量有效成分含量为45-60克/公顷。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氯嘧磺隆是什么类型除草剂,氯嘧磺隆的使用方法

了解更多农资产品应用技巧,欢迎添加农业技术指导员交流,微信号:weinongziwang
免责声明:文中使用技术仅供阅读,应用可能存在风险,请自行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不知原作者未能署名请见谅,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微语农言,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http://www.weinongzi.com
喜欢 (9)or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