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晚播小麦晚熟低产的问题,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冬小麦晚播丰产简化栽培技术,即独秆裁培法。实践证明,此项技术是晚播冬小麦创高产的一条重要途径,较好地解决了实行一年两作光热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小麦、玉米等一年两作双高产的矛盾。一般土壤肥力高、苗情好的可到旗叶露尖時再追肥:对土壤肥力较差、缺肥重的可在拔节期(即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厘米左右)进行追肥。
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的优点: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体系的研究成功和推广,为我国水农业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该技术适宜于水浇条件及地力基础较好的地块。对于高产田解决倒伏问题效果龙其突出。目前,该技术已实现农机与农艺配套,使用小麦垄作播种机可以实现起垄、播种、施种肥一次完成,从而提高起垄质量和播种质量,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是革新地面灌水方式。传统平作的地面灌水方式为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降低水分利用效率,而且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小麦根系乃至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垄作栽培改变了地面灌水方式,即由传统平作的大水漫灌政为小水沟内渗灌,由此不仅可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40%,而且消除了根际土壤的板结现象,为小麦根系的健康生长及壤微生物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革新施肥方式。传统平作的施肥方式多为浇水前撒施于地表,而垄作栽培为沟内集中条施,使施肥深度相对增加15~17厘米,肥料利用率可提高10%~15%。
三是革新种植方式。我国乃至世界小麦主要以平作为主,即将小麦种植于平整的畦画:而垄作裁培则将土壤表面由传统平作的平面型改为波浪型,扩大土壤表面积40%左右,从而增加了光的截获量,光能利用率可提高10%以上。
四是提高小麦的抗逆能力。小麦垄作栽培的地表特征及种植方式有利于田间的通风透光,从而降低了田间湿度,大大改善了小麦冠层的小气候条件,不仅抑制了小麦纹枯病和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减轻了小麦常见病害,而且促进了小麦茎秆的健康生长,增强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五是由于小麦群体田间配置状况的变化,与传统平作相比,垄作栽培更便于田间管理,减少了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大大减轻了农业化学污染,有利于环保,而且可降低生产成本30%。
六是小麦垄作栽培有利于更好地优化小麦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达到群体适宜,个体健壮,穗足、穗大、粒重之目的,一般增产10%~15%。
七是小麦垄作栽培为麦套作物创造了相对优越的生长条件,不仅有利于当季增产且有利于全年增产。
八是小麦垄作栽培的研究成功,不仅为节本增效的“垄作免耕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交替性分根控制灌溉技术”及“作物非充分灌溉技术”等节水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什么是小麦独秆栽培技术?小麦垄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