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增产模式是农业部当前重点推广的技术措施,是在小麦高产创建高产典型遍地开花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成熟技术,在更大范围、更大面积、以致不同生态区域内实施,以便获得小麦生产的整体提高,实现全国小麦高产。为此,研制适应不同区域、不同生态4条件的、套餐式的技术模式,让不同层次的生产者选用,包括一家一户的个体农民、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不同生产形式土地经营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增产模式。
下面介绍两种黄准海南部水浇地麦区增产技术模式。该区指种植区划中的黄准冬麦区,主要包括河北中南部、山东全省、河南大部、江苏和安徽准河以北以及山西南部、陕西中部等地。
耕作模式主要为一年两熟,常年小麦种植面积0.12亿公顷左右,占全国小麦面积的50%左右,年降水量520-980毫米,季节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7、83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150~300毫米。播种至成熟期大于0℃积温2000~2200℃,无霜期180-230天。一般10月上中旬播种,翌年6月上中句收获。士壤类型有潮土、褐土、棕壤、砂姜黑土、盐渍土、水稻土等。制约该区域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
一是降水量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
二是常遇春季干早,影响春季正常生长;
三是病虫害较多,年年偏重发生;
四是倒春寒发生频率高;
五是后期干热风为害。
模式一:小麦深松深耕机条播技术该技术模式的作业流程是:半冬性品种+秸秆还田+深松深耕+旋耕整地+机械条播机械镇压+灌越冬水+重施拔节肥水+机械喷防+机械收货。预期目标产量为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50千克。
关键技术路线:一是选择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半冬性品种。
二是秸秆还田。前茬作物收货后,将秸秆粉碎还田,长度≤10厘米,均匀抛撒地表。
三是深松深耕。3年深松(深耕一次,深松机深松30厘米以上或深耕犁深耕25厘米以上,深松或深耕后及时保墒机械整平。
四是旋耕整地。旋耕前施底肥,依据产量目标、土壤肥力等測土配方施肥,亩纯氮7~8千克、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5~7千克,并增施有机肥。旋耕整地,深度12厘米以上,并用机械镇压。
五是机械条播。最适播期内机械适墒条播,播种时日均温15~17℃。按亩基本苗15万~20万确定播量,适宜播期后播种,每推迟1天,亩增播量0.5千克。
六是机械镇压。采用不同镇压器机型播种后和春季镇压2次,踏实土壤,弥实裂缝,保墒防冻。
七是灌越冬水。气温下降至0-3℃,夜冻昼消时灌水,保苗安全越冬。
八是重施技节肥水。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纯氮7-8千克。
九是机械喷防。适时机化学除草,重点防治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等病虫草害。
十是一喷三防。生育后期选用适宜杀虫剂、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各计各量,现配现用,机城喷防,防病、防虫、防早衰(干热风)。
十一是机械收获。籽粒蜡熟末期采用联合收割机及时收获。
成本效益分析:以亩产550千克、价格2.24元/千克计算,合计亩产值1232元。亩均成本投入960元,亩均纯收益272元。适度经营规模面积约12公顷。可供选择的常见经营规模及推荐农机配置100~200亩:推荐配置农机具9台套。其中,80马力拖拉机1台,配套深松(深耕)机、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旋耕机、圆盘耙、镇压器、收割机及喷药机械各1台。
200-500亩:推荐配置农机具9台套。其中,80马力以上拖拉机1台,配套深松(深耕)机、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旋耕机、圆盘把、镇压器、收割机及喷药机械各推荐配置农机具15台套。其中80~100马力拖拉机2台,35马力拖拉机1台:与80~100马力拖拉机配套的深松(深耕)机1台、旋耕机2台、秸秆还田机2台、播种机2台;配套35马力拖拉机的播种机、圆盘粑、镇压器及喷药机械各1台,90马力以上联合收割机2台。
2000~5000亩:推荐配置农机具27台套。其中,80-100马カ拖拉机3台,35马力拖拉机2台;与80~100马力拖拉机配套的深松(深耕)机2台、秸秆还田机3台、旋耕机3台、播种机3台;与35马力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圆盘粑、镇压器及喷药机械各2台;90马力以上联合收割机2台。
5000亩以上:推荐配置农机具29台套以上。其中,100马力拖拉机3台以上,与之套的深松(深耕)机4台、秸秆还田机3台以上、旋耕机3台以上、播种机3台以上配置35马力拖拉机及其配套的播种机、圆盘把、镇压器及及喷药机械各2台以上;100马力以上收割机3台。
模式二:黄准海南部水浇地小麦少免耕沟播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的作业流程是:半冬性品种+秸秆还田+少免耕沟播+灌越冬水+重施节肥水+机械喷防+机械收获。预期目标产量为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30千克。关键技术路线:一是品种选择。选用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半冬性品种。
二是秸秆还田。前茬作物收获后,将秸杆粉碎还田,秸秆长度≤10厘米,均匀抛撒地表。
三是少免耕沟播。日均温15-17℃内适摘播种。按商基本苗15万-20万确定播量,适宜播期后播种、每推迟1天,亩增播量0.5千克。采用少免耕机械沟播,肥料与种子分开施用,一般亩施纯氮7~8千克、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5-7千克。四是灌越冬水。气温下降至0-3℃,夜冻昼消时灌水,保苗安全越冬。五是重施拔节肥水。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纯氮7-8千克。六是机械喷防。适时机械化学除草,重点防治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赤病、吸浆虫、蚜虫等病虫害。七是一喷三防。生育后期选用适宜杀虫剂、杀菌剂和碳酸
二氢钾,各计各量,现配现用,机械喷防,防病、防虫、防早衰(干热风)。八是机械收获。籽粒蜡熟末期用联合收割机及时收获。成本效益分析:以预计目标产量亩产530千克、价格2.24元/千克计算,合计1187元以上。亩均成本投入925元,亩均纯收益262元。适度经营规模面积12.5公顷可供选择的常见经营规模及推荐农机配置。
100-200亩:推荐配置农机具5台套。其中,80马力以上拖拉机1台,配套的免播种机、秸秆还田机、喷药机械、收割机各1台。
200~500亩:推荐配置农机具5台套。其中,80马力拖拉机1台,配套小麦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喷药机械、收割机各1台。
500~2000亩:推荐配置农机具9台套。其中,80~100马力拖拉机2台,杆还田
机2台,免耕播种机2台;喷药机械2台,90马力以上联合收割机1台。
2000~5000亩:推荐配置农机具18台套。其中,80~100马力拖拉机4台、科还田机4台,小麦免耕播种机4合,喷药机械4台;90马力以上联合收割机2台。
5000以上:推荐配置农机具21台套。其中,100马力拖拉机4台以上,秸秆还田机4台以上,小麦免耕播种机4台以上;喷药机械6台以上;100马力以上收割机3台以上。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什么是小麦增产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