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心叶卷曲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玉米苗期叶片紫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玉米心叶发黄失绿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玉米苗期叶片紫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苗期叶片紫红,主要因缺磷引起。植株下部老叶从叶尖沿叶缘变紫色,尤其幼苗容易出现。
苗期缺磷时,根系发育差,玉米苗生长缓慢。5叶期后明显出现缺磷症状如叶片呈紫红色、叶尖紫色、叶缘卷曲,这是由于碳元素代谢在缺磷时受到破坏,糖分在叶中积累,形成花青素的结果。但是,叶上的这种症状也可能因虫害、冷害和涝害而引起,所以要作全面分析。缺磷还使花丝抽出速度缓慢,影响授粉,并且果穗卷缩,穗行不齐,籽粒不饱满,出现秀顶现象,成熟延迟。
发现缺磷症状后可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对水3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或喷施1%的过磷酸钙溶液。苗期施用磷酸二铵或玉米复合肥补磷。
玉米心叶发黄失绿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玉米心叶发黄失绿多是因缺硫引起的。玉米缺硫,植株颜色褪淡,呈淡绿或黄绿,新叶重于老叶,叶质变薄。与缺氮相似,但先发生于新叶的为缺硫,发生于老叶的为缺氮。叶片褪绿上位新叶重于下位老叶,容易判断。有机质少、质地粗、肥力差的土壤,施肥单一,如长期不施或少施含硫肥料,如过磷酸钙、硫酸钾的土壤易出现。矫正方法:施用含硫肥料,如选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等,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缺硫症状,可喷施0.5%硫酸盐水溶液或追施水溶性含硫肥料。
玉米心叶卷曲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玉米心叶卷曲、牛鞭形,与蓟马和粗缩病、疯顶病、顶腐病、丝黑穗病以及除草剂侵害有关,影响玉米雄穗抽出。
叶径曲常见的原因为蓟马为害:心叶卷曲常见的原因为蓟马危害,蓟马喜欢在幼嫩的未抽出的心叶取食,造成心叶不能正常展开。其症状表现为:主要发生在玉米3-5叶期,心叶卷曲呈鞭状、甚至不能正常抽出。叶片呈点状黄色斑駁,上有银白色条斑,甚至烂叶,叶片之间有黏液,很难剥开,剥开心叶可见大量蓟马取食为害。玉米出苗后用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25%噻虫嗪水分散剂均匀喷防,重点为心叶和叶片背面。发生心叶卷曲后,剖开扭曲心叶顶端,帮助心叶抽出。
(2)除草剂药害:
一是苗前除草剂伤害。一般出现在使用酰胺类除草剂,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的地块。发生在幼苗刚出土到2叶前,玉米心叶不能抽出,幼叶皱缩扭曲不能完全展开,形成D型苗,植株矮化、发育畸形,出苗率低。该类药剂为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一般对玉米安全,使用不当时会抑制玉米的根和幼芽的生长。当施药时遇到低温高湿条件、田间有积水,或施药后遇强降雨,盲目增加药量,同一药剂多年使用时,易发生药害。处理建议:轻度可自然恢复,形苗较少时可通过间苗除,当田间大量植株受害时,建议重播:及时中耕,提高土壤透气性,减轻药害;玉米幼苗2叶后及时喷叶面肥或酸二氢钾、尿素等缓解药害。
二是苗后除草剂伤害。一般出现在使用碳类除草剂,如隆,主要发生在5~8叶期,喷施苗后除草剂后3-7天出现,心叶卷曲,叶片皱缩,叶片上有不规则黄白色药害斑,玉米分叉。严重时心叶也会腐烂,似顶腐病。田间同时伴随矮化植株和生长点坏死后形成的丛生苗。发生原因是玉米品种对苗后除草剂敏感,或使用时期超过5叶期,或在高温条件下喷施除草剂,或使用剂量过大,或种衣剂、拌种剂中含有有机农药,或玉米出苗后喷施过有机磷类农药,或除草剂质量存在问题。处理建议,追肥并浇水可缓解,轻微的叶片粗曲可以自行恢复,稍重的可采用人工副剖开心叶。
(3)顶腐病造成心叶扭曲:在玉米任何生长时期均可发生,心叶最外层叶片紧紧包裏内部心叶,使其不能展开而呈鞭状,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在心叶基部常可见腐烂,干腐或湿腐,有或无臭味。
处理建议:可在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药液中最好加入适量锌肥喷施。针对病株,最好将喷头拧下对准玉米心叶从上至下喷灌,毎株喷药液50-100毫升。
(4)气候影响造成生理性卷心:主要发生在玉米苗期,底部叶片正常,上部叶片扭曲或卷心。因不同品种对气候的适应性有所不同,心叶卷曲的比例有较大的差异。暴雨过后,苗期气温偏高,受高温高湿气候环境影响,致使玉米生长速度过快,拔节期提前,造处理意见,田间干旱造成玉米心叶卷曲,一般能随土壤墒情好转逐新恢复,下过雨或成心叶不能正常展开而形成卷心。灌水后恢复快。喷施一些优质叶面肥,可以促进快速恢复。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玉米苗期叶片紫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