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叶杂草,一年生或越年生,种子繁殖,种子或幼苗越冬。种子出土萌发,一般下胚轴明显,上胚珠常缺。非蔓性直立或铺散,叶有二型:基生叶呈旋叠状或莲座状,茎生叶通常互生,有柄或无柄,单叶全缘、有齿或分裂,基部有时抱茎或半抱茎,有时呈各式深浅不等的羽状分裂,通常无托叶。花整齐,两性,少有退化成单性的;花多数聚集成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4片,分离,排成2轮,直立或开展,有时基部呈囊状;花瓣4片,分离,成十字形排列。雄蕊通常6个也排列成2轮,外轮的2个,具较短的花丝,内轮的4个,具较长的花丝,这种4个长2个短的雄蕊称为“四强雄蕊”。角果,被1假隔膜分为2室,种子生假隔膜的边缘。常具有一种含黑芥子硫苷酸( Myrosin)的细胞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辛辣气味。十字花科杂草是麦田最常见的,分布广泛,数量大,多数为麦田优势种群,为害最为严重,我国麦田常见的本科杂草有播娘蒿、荠菜、离子草、离蕊芥、独行菜5种。
(一)播娘蒿
其他名称:米蒿、麦蓠、野芥菜。十字花科播娘蒿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株高20-80厘米,全株呈灰白色。下胚轴发达,上胚轴不发育。子叶长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渐狭成阔楔形,全缘,柄与叶片等长或稍长。初生叶2片,对生,叶片3-5裂,中间裂片较二侧裂片稍大,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柄较长。后生叶叶片为二回羽状深裂。幼苗淡灰绿色。成株茎直立,上部分枝或分枝,具纵棱槽,除幼苗子叶和下胚轴外,全株密被分枝状和星状短柔毛;叶轮廓为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或深裂,防治最终裂片条形或条状矩圆形,长2~5毫米,宽1~1.5毫米先端钝,全缘,两面被分枝短柔毛;茎下部叶有柄,向上叶柄逐渐缩短或近于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小,多数,具花梗,萼片4,条状矩圆形,先端钝,边缘膜质,背面具分枝柔细毛;花瓣4,黄色,匙形,与萼片近等长;雄蕊比花瓣长。长角果狭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淡黄绿色,无毛。种子1行,黄棕色,矩圆形,稍扁,表面有细纹,潮湿后有胶黏物质。花果期6~9月。
早播麦田10月初即可发生,10月中下旬为出苗高峰;在水分较充足或较暖情况下,冬季发生时间持续很长,可继续出土,3月中旬出现春季发生小高峰,早苗3月下旬见花,4-5月种子陆续成熟落地,5月下旬植株逐渐枯死。我国麦田主要杂草或优势种群,生长后期,植株高于小麦,为害严重。
(二)荠菜
其他名称:风铃草、响响草、地菜、护生草、地米菜十字花科荠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下胚轴不发达,上胚轴不发育,株高30~40厘米,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枝。基生叶丛生,挨地,莲座状、叶羽状深、提琴状羽裂或不整齐裂,裂片有锯齿,有时不分裂;茎生叶狭披针形或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缺刻或锯齿,基部成耳状抱茎,无柄。叶两面生有单一或分枝的细柔毛,边缘疏生白色长毛。子叶阔椭圆形阔卵形,全缘,基部渐狭至柄,具短柄。初生叶2片,对生,卵圆形,先端鈍圆,全缘,基部楔形,具长柄。后生叶互生,长椭圆形,叶形变化较大,边缘羽状浅裂、深裂或不整齐羽裂幼苗淡灰绿色。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小,白色,具长梗;萼4片,绿色,卵形,基部平截,具白色边缘;花瓣倒卵形,4片,白色,十字形开放:雄蕊6,雌蕊1,子房三角状卵形,花柱极短。短角果扁平,20-25粒,成2行排列,细小,倒卵形长约0.8毫米。花期3-5月。麦田秋冬均可发生,冬前为出苗高峰,翌年3月中下旬部分小苗弱苗死亡,4月后很少发生;早苗3月上旬见花,4-5月种子陆续成熟落地,5月下旬,植株逐渐枯死;晚播麦田主要在早春发生,花果期略晚。我国麦田主要杂草或优势种群,为害较重,近几年有逐渐减轻趋势,该杂草也发生在地边、塄坎等处。
(三)离子草
其他名称:荠荠菜、荠菜。十字花科离子草属,一年生草本。下胚轴不发达,上胚轴不发育。高15~40厘米,子叶椭圆形,全缘,先端钝基部渐狭,具柄,边缘有稀腺毛;茎由基部分枝,铺散或斜上,基生叶有短柄,长圆形,羽状分裂;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饨基部禊楔形,边缘具稀疏波状齿,无柄;全株疏生短腺毛,幼苗暗绿色。总状花序顶生,稀疏而短,花小,紫色,萼片淡蓝紫色,具白色边缘,长圆形,内侧萼片基部稍呈囊状,花瓣狭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匙形,基部有长爪,和白色,瓣片狭倒卵形,雄蕊分离,在短雄蕊的内侧基部两侧各有1长圆形蜜腺;子房无柄。长角果细圆柱形,长1.5~3厘米,直或稍弯,有横节,不易开裂,但逐节脱落,每节段有1粒种子,先端有长喙。种子长圆形,略扁平。早播麦田10月初即可发生,10月中下旬为出苗高峰期;翌年3月中下旬见花,5月种子陆续成熟。种子经夏季体眠后萌发。我国麦田均有发生,为麦田主要草种或优势种群,为害严重,由于近年来除草剂的使用,该杂草正在逐年减少,优势种群在慢慢变为劣势群体。
(四)离蕊芥
其他名称:涩荠、涩地菜。十字花科涩荠属。越年生或年生草本。下胚轴不发达,上胚轴不发育。高8-35厘米,密生单毛或叉状硬毛;子叶长椭圆形,全缘,先端钝,基部楔形,叶互生,边缘有波状齿或全缘、羽状浅裂:叶柄长5~10毫米或近无柄。成株期茎直立或呈铺散状,叶卵状圆形、狭长形或针形,边缘有波状齿或全缘。多分枝,有棱角。除子叶、胚轴、角果外全株密生星状硬毛或单毛。总状花序顶生花梗短,花数多,浅蓝紫色,疏松排列;萼片长圆形,花瓣紫色或粉红色。长角果(细线状),圆柱形或近圆柱形,近4棱,倾斜、直立或稍弯曲,后渐平直,密生短或长分又毛,柱头圆锥状;果梗加粗,长1-2毫米。种子1行,多数长圆形,稍扁,表面光滑,浅棕色。早播麦田10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期;翌年3月出现春季小高峰;3月中下旬见花,4-5月种子陆续成熟。种子经体眠后萌发。我国麦田均有分布,为麦田主要草种或优势种群,由于近年来除草剂的使用,该杂草正在逐年减少,优势种群在慢慢变为劣势群体。
(五)独行菜
其他名称:腺茎独行菜、辣辣根。十字花科独行菜属。越年生或一年生,高5-30厘米,下胚轴较发达,上胚轴不发育;根白色,有辣味。幼苗全株光滑无毛,暗绿色;子叶长椭圆形,全缘,先端锐尖,基部渐狭至柄,具长柄。成株期茎直立,有分枝,枝铺散,具腺毛。基生叶莲座状,平铺地面,羽状浅裂或深裂,叶片狭匙形;茎生叶有短柄或近无柄,叶片披针形至条形有疏齿或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于结果后伸长,花小,萼片早落,卵形,外面有柔毛;花瓣扁平,长2~3毫米,顶端微缺,上部有短翅,隔膜宽不到1毫米;果梗弧形,长约3毫米。种子椭圆形,平滑,棕红色。两面各有1深纵沟,表面具细小凸起。花果期5-7月种子繁殖,种子或幼苗越冬。早播麦田10初可发生,10月上中旬为出苗高峰,翌年3月底见花,5月中旬种子渐次成熟,果后植株枯死。种子经休眠后萌发。
我国麦田均有发生,但非优势种群。对环境要求不严,较耐旱,常见于果园、菜地、地边、休闲荒地等。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小麦十字花科杂草播娘蒿、荠菜、离子草、独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