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分享农作物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病虫害防治小技巧,关注微农资网微信号weinongziwang

芹菜病毒病、菌核病病状和病症

农技问答 微语农言 1541℃ 0评论

芹菜病毒病

症状与诊断:

芹菜病毒病主要为害菊科、藜科、茄科植物,以蚜虫传毒为主,是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芹菜病毒病为病毒侵染引起的系统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上部叶片,发病初始表现为在叶片上出现轻花叶或重花叶,黄绿相间或叶色深浅相间的花叶症状,叶色褪绿,叶面皱曲,新生叶片偏小。发病严重时,心叶节间缩短,叶片皱缩,并使植株黄化、矮缩。芹菜病毒病在田间主要通过蚜虫传播,也可通过汁液接触传播至寄主植物上或田间农事操作接触摩擦传播,或从寄主伤口侵入等途径进行传播。病毒喜高温干旱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5~38℃;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35℃、相对湿度80%以下。

水果

芹菜菌核病

症状与诊断:

主要为害植株的茎、叶片。先在叶片开始发病,叶片初始产生淡黄色水渍状斑,湿度大时形成软腐,并产生一层厚密的白色絮状菌丝体,后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条件适宜时可蔓延至叶柄及茎。茎染病,初始产生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淡褐色,边缘不明显,扩大后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菌丝,田间湿度大时,密生白色絮状菌丝体,病茎组织软腐,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鼠粪状菌核。菌核早期白色,以后外部变为黑色,内部白色。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发病环境为温度15~25℃、相对湿度高于90%;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植株生长中、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芹菜菌核病的主要发病盛期,春季在2~6月,秋季在10~12月。季发病重于秋季,早春低温、连续阴雨或多雨,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晚秋季低温、寒流早、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发病较早较重,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因寒流作物受冻、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芹菜病毒病、菌核病病状和病症

了解更多农资产品应用技巧,欢迎添加农业技术指导员交流,微信号:weinongziwang
免责声明:文中使用技术仅供阅读,应用可能存在风险,请自行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不知原作者未能署名请见谅,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微语农言,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http://www.weinongzi.com
喜欢 (3)or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