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叶斑病
症状与诊断:
芹菜叶斑病又称斑点病、早疫病。芹菜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叶柄和茎。叶片染病,初始产生水渍状斑,扩大后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褐色,内部组织坏死后病部变薄呈半透明状,周缘深褐色,稍隆起,外围具黄色晕圈。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形成大斑,后覆盖整张叶片,使叶片干枯死亡。叶柄和茎染病,初病斑椭圆形,扩大后成灰褐色稍凹陷条斑;发生严重时,使植株倒伏。田间湿度高时,叶片、叶柄和茎病部常长出灰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芹菜叶斑病最适感病期为成株期。主要发病盛期在5~11月。
防治方法:
种子播种前用49℃的温汤浸种30分钟,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取出晾干后播种。重发病田块,提倡与其他蔬菜隔年轮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要注意降温排湿,注意合理控制浇水和施肥量,浇水时间宜在上午,降低棚内湿度,切忌大水漫灌。发病初期标准中管棚内可选用25%一熏灵烟熏剂,每标准棚100克开棚排混20分钟后进行闷棚熏蒸。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药剂可选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00~02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芹菜叶枯病
症状与诊断:
芹菜叶枯病又称为斑枯病、晚疫病,以为害芹菜。以为害叶片、叶柄和茎为主。叶片染病,一般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渐向新叶发展,病斑初为淡黄色,后变为淡褐色油渍状小斑点,边缘明显。以后发展为不规则斑,颜色由浅黄色变为灰白色,病斑中心坏死。后期病斑边缘为深色,中央散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外常有一圈黄色晕环。根据叶斑的大小,分为大斑型和小斑型。叶柄和茎受害,病斑初为水渍状小点,发展后为淡褐色长圆形凹陷病斑,中间散生黑色小点。严重时叶,茎秆腐烂。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至采收期。主要发病盛期,春季在3~5月,秋季在10~12月。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芹菜叶斑病、叶枯病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