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成分: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主要含量与剂型:6%悬浮剂(1.7%阿维菌素+4.3%氯虫苯甲酰胺)。
产品特点:
阿维·氯苯酰是由阿维菌素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的一种复合低毒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及叶片渗透作用。阿维菌素是一种大环酯双糖类化合物,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及微弱的重蒸作用,无内吸性,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持效期长。其作用机制是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γ-氨基丁酸,进而抑制神经的传导作用,成螨、若螨及昆虫接触药剂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酰胺类新型杀虫剂,具有很强的胃毒作用和一定的触杀作用,对鳞翅目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害虫接触药剂后迅速停止取食为害。其作用机理是激活昆虫肌肉细胞内的鱼尼丁受体,过度释放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引起肌肉调节衰弱、麻痹,直至最后害虫死亡。
适用作物及防治对象:
阿维·氯苯酰主要应用于十字花科蔬菜、水稻、草地等作物,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如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稻纵卷叶螟、草地螟等。
使用技术:
十字花科蔬菜的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等,在害虫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开始喷药,7天左右1次,连喷2次,要求喷药应及时均匀周到。一般每亩次使用6%悬浮剂30–50毫升,对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
水稻的稻纵卷叶螟,在卵孵化盛期至卷叶前及时喷药,7天左右1次,连喷2次。一般每亩次使用6%悬浮剂30–50毫升,对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
草地的草地螟,从害虫发生初期开始喷药,7天左右1次,连喷1–2次。一般每亩次使用6%悬浮剂30–40毫升,对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并注意与不同作用机理药剂交替使用,以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本剂对蜜蜂、家蚕及鱼类有毒,用药时严禁污染蜜源植物、桑园及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安全间隔期一般为7天,每季作物使用不要超过2次。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阿维·氯虫苯甲酰胺的价格,打什么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