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分享农作物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病虫害防治小技巧,关注微农资网微信号weinongziwang

小麦的根系是什么根系?小麦的根须可以扎多深

农技问答 微语农言 12693℃ 0评论

小麦属须根系,由初生根、次生根组成。

当籽粒吸水后,种子内营养物质逐渐转化,胚根和胚芽生长点细胞迅速分裂,胚根鞘首先突破皮层而萌发。胚根继续生长,突破胚根鞘,从胚轴基部两侧生出第一对和第二对侧生幼根,随后出现第三对侧根,但间隔时间较长。因为这些侧根的生长主要依靠种子中贮存的养分,同时为便于和分蘖节发生的根相区别,所以在生产上统称为初生根或种子根。

着生在小麦分蘖节上的根称为次生根。次生根是小麦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发育状况是幼苗生长强弱的标志之一。

初生根和次生根都很重要,二者作用相辅相成。初生根前期作用大,生长比次生根稳定,一直到小麦的生育后期都起作用,尤其是旱作麦田。次生根的发根时间长,根量大,在条件适宜时,对大幅度增产起重要作用。

小麦

小麦根系形成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小麦初生根的发生时间一般从种子萌发开始,到幼苗第一片叶完全出土后,初生根的数目就不再增加。初生根一般3~5条,也有6~7条,饱满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达7~8条。在河南生态条件下,初生根生长比较迅速,其入土深度一般大于地上部的植株高度。初生根具有发生时间早、向下延伸快、扎根深且集中、上下粗细一致、有分枝、倾向于垂直分布等特点,分蘖到越冬生长快,拔节后生长转慢,抽穗开花前后达到并稳定在最大值。

次生根的发生是伴随着分蘖的发生而发生的,与分蘖有“同伸关系”。三叶期之后开始由下而上发生,每节发根数一般为1~3条。在发生分蘖初期,相应节上发生1~2条次生根,随后在分蘖节中部的节上,根数增多到3条左右。到春季,分蘖节上部未生分蘖的节上生根更多。所以,分蘖多时,次生根多,停止分蘖后,土壤条件适宜,仍能产生大量的次生根。次生根的生长也有两个盛期,即冬前盛期和春季盛期,冬前盛期的发根数占全生育期次生根发生总数的35%,单株发根8~12条;春季盛期(拔节至开花期)的发根数占全生育期次生根发生总数的40%~55%,单株发根9~15条。开花以后,次生根生长停滞。次生根比较粗壮、根毛密集、冬前一般不分支,多生长在20~30厘米耕层内,与地表夹角较小。

总之,河南省冬小麦根系伸长的特点是,冬前较快、越冬不停,拔节至孕穗期间最快,抽穗以后减缓并逐渐达到最大值。

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是品种和种子大小,外因主要是温度、土壤质地、土壤水分、营养条件和播种密度等。

(1)品种和种子大小:

冬性、半冬性品种生育期长,分蘖力强,次生根发生较多。种子大小首先影响种子根的多少,继而影响幼苗生长和次生根的形成和发展,饱满种子是形成强大根系的先决条件。

(2)土壤水分:

土壤适宜水分含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适当干旱可促根系下扎,灌水过勤根系表层分布多,不利下扎。

(3)土壤温度:

小麦根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6~22℃,低于2℃根系生长极为缓慢,高于30℃根系生长受到抑制,甚至会大量死亡。冬前根系生长与温度成正相关。

(4)土壤质地:

一般黏性土壤中,根系细长而分支多;在沙性土壤中,根系粗壮而分支少,肥田有利于根系生长。

(5)土壤肥力:

随着土壤肥力提高,单株次生根数目和根量显著增加,根系入土深且分布均匀。

(6)土壤耕作:

关键是耕深和犁底层厚度,深耕或深松等耕作措施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发育。

(7)播期播量:

适期早播,根量多,下扎深;过晚播种,根少且分布浅。种植密度过大,光照条件变差,光合产物减少,植株营养不良,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同时受到抑制,特别是次生根所受影响较大。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小麦的根系是什么根系?小麦的根须可以扎多深

了解更多农资产品应用技巧,欢迎添加农业技术指导员交流,微信号:weinongziwang
免责声明:文中使用技术仅供阅读,应用可能存在风险,请自行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不知原作者未能署名请见谅,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微语农言,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http://www.weinongzi.com
喜欢 (10)or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