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主要防治哪些病害?43%戊唑醇悬浮剂的作用?
戊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杀菌性能与三唑酮相似,由于内吸性强,用于处理种子,可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也可在作物体内向顶传导,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
用于叶面喷雾,可以杀灭茎叶表面的病菌,也可在作物体内向上传导,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其杀菌机理主要是抑制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可防治白粉菌属、柄锈黄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病菌引起的病害。其生物活性比三唑酮、三唑醇高表现为用药量低。
但须注意,国内近有研究报道,若用量超过规定的限度,对小麦出苗会有影响,因而应严格按照产品标签或说明书推荐的用药量使用戊唑醇产品有2%干拌剂和湿拌种剂,5%悬浮拌种剂,0.2%、2%、6%悬浮种衣剂,2%干粉种衣剂,12.5%、25%水乳剂,25%乳油,43%悬浮剂。
(1)、禾谷类作物病害防治小麦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千拌剂或湿拌剂100–150克或2%干粉种衣剂100–150克或2%悬浮种衣剂100–150克或6%悬浮种衣剂30–45克,拌种或包衣。
防治小麦纹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干排剂或湿拌种剂170~200克或5%悬浮拌种剂60–80克或6%悬浮种衣剂50–67克或0.2%悬浮种衣剂1500–2000克,拌种或包衣。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亩用有效成分12.5克,对水喷雾。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种剂或2%干粉种衣剂400–600克或6%悬浮种衣剂100–200克,拌种或包衣。
防治高梁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种剂400–600克或悬浮种衣剂100~150克,拌种或包衣。
用度唑醇处理过的种子,播种时要求土地把平,播种深度一般在3–5厘米为宜出苗可能稍迟,但不影响以后的生长。
(2)、果树病害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于发病初期开始43%悬浮剂5000–7000倍液、隔10天次,春期共喷3次,秋梢期共喷2次。
防治梨黑星病,于发初期始略43悬剂3000–1000倍液。隔15天喷上次共喷4–7次。
防治香叶斑病,在叶片发病初期开始12.5%水乳剂800–1000倍液或25%水乳剂1000–1500倍液或25%乳油840–1250倍液,隔10天喷1次,共喷4次。
在推荐浓度下喷酒对蜜蜂安全。对水生动物有害,不得污染水源。
注意:因各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用药水平,环境气候不一样,文中使用技术仅供参考,实际应用时请结合当地情况酌情考虑或小范围试验。
微农资,关注农资那些事儿,懂技术,会营销,负责任。做一个专业的农资人!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43%戊唑醇主要防治哪些病害?戊唑醇悬浮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