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防治水稻害虫,怎样使用?
主要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蓟马、稻粉虱、稻蚜虫等刺吸口器害虫,对稻螟虫、负泥虫、稻象甲等也有效防治秧田稻蓟马,可用1%悬浮种衣剂1份与稻种30–40份包衣;也可拌种,水稻种子,在种子露白时,用10%可湿性粉剂25–30克加适量水稀释后拌入,再继续催芽24小时后播种,可控制苗期蓟马为害达25天以上。
1、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稻粉虱,在低龄若虫盛发期,亩用10%可湿性粉剂10–20克,对水50千克喷雾,对水稻蚜虫也有很好兼治效果。
2、防治稻瘿蚊,亩用5%高渗可湿性粉剂10–20克,对水50千克喷雾。
3、防治稻水象甲。据报道,每亩秧苗用10%可湿性粉剂60克,对适量水浸秧根后,对稻水象甲成虫卵巢发育和产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插秧10天后稻株上全是濒死虫(不会翻身、不会游泳),紧抱稻叶,僵在苗上,达到了控制一代幼虫的目的。
吡虫啉防治旱粮蚜虫,怎样使用?
1、防治小麦蚜虫,采用喷雾法防治穗蚜,一般是亩用有效成分1–2克即10%可湿性粉剂10–20克,高渗制剂的用量还可略少些,但个别登记的用量为每亩4–7克有效成分原因不明。防治苗期蚜虫,可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30–50克拌种,也可用喷雾法。
2、防治高梁斯虫,用70%湿拌种剂700克,加水1.5千克,拌成糊状,再与100千克种子拌匀,堆问1–2天后播种。
吡虫啉防治蔬菜害虫,怎样使用?
1、防治菜蚜,在虫口上升时施药,一般亩用10%可湿性粉剂5–10克或2%高渗乳油40–50毫升或70%水分散性粒剂1–1.3克或20%浓可溶剂5–10毫升,对水40–60千克喷雾。
2、防治温室白粉虱,在若虫虫口上升时,亩用20%浓可溶剂15–30毫升或10%可湿性粉剂30–50克,对水40–60千克喷雾,能有效控制为害。
3、防治斑潜蝇,在发生较整齐的一代幼虫期,用10%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0%浓可溶剂4000–5000倍液喷雾,药效可维持10–15天。
注意:因各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用药水平,环境气候不一样,文中使用技术仅供参考,实际应用时请结合当地情况酌情考虑或小范围试验。微农资,关注农资那些事儿,懂技术,会营销,负责任。做一个专业的农资人!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吡虫啉的作用和用途,在水稻蔬菜上防治稻飞虱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