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分享农作物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病虫害防治小技巧,关注微农资网微信号weinongziwang

如何防治小麦白粉病?

种植技术 微语农言 2181℃ 0评论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田常见的病害之一,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发病症状:

该病发生时,叶面出现1~2毫米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后期霉层由白色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上面散生有针头大小的黑色小粒点(闭囊壳)。

发病条件:

该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湿度高有利于孢子萌发与侵入,但雨水不利于孢子萌发或传播,光照可抑制病害发展。因此,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密度过大发病重。另外,大面积感病品种的存在是近年来白粉病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麦

防治要点:

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辅之于减少菌源、栽培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河南省主导品种抗病性表现较好的有:周麦22、中育12号、西农979、郑麦9023、矮抗58等。

(2)加强栽培管理:

①适期适量播种,控制田间群体密度。在白粉病菌发病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以减少秋苗发病率。要根据品种特性和播种期控制播量,避免造成田间群体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相对湿度增加,植株生长弱,易倒伏,发病加重。②合理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施用量,可显著降低病情,要避免偏施氮肥。

(3)药剂防治:

①播种期拌种。3%敌委丹按1:500包衣、立克秀湿拌剂0.1%进行拌种,对防治小麦苗期白粉病、锈病和根病亦有较好效果。三唑类杀菌剂拌种进行防治,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03%(有效成分),用药量切忌过大,否则会影响出苗。②春季喷药防治。12.5%烯唑醇、15%三唑酮、25%敌力脱、43%好力克等。发病初期一般喷洒一次即可基本控制白粉病为害,但要喷洒均匀,尤其是下部叶片。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如何防治小麦白粉病?

了解更多农资产品应用技巧,欢迎添加农业技术指导员交流,微信号:weinongziwang
免责声明:文中使用技术仅供阅读,应用可能存在风险,请自行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不知原作者未能署名请见谅,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微语农言,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http://www.weinongzi.com
喜欢 (1)or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