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为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主要小麦栽培国家。国内的小麦吸浆虫亦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产麦区,我国的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即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一般受害麦田减产10%~30%,重者减产50%~70%甚至造成绝收。
形态特征:
麦红吸浆虫成虫体形像蚊子,雌成虫体长2~2.5毫米,翅展5毫米左右,体橘红色。前翅透明,有4条发达翅脉,后翅退化为平衡棍。触角细长,14节。雄虫体长2毫米左右。雌虫产卵管伸出时约为腹长的1/2,卵长0.09毫米,长圆形,浅红色,末端无附着物。幼虫体长3~3.5毫米,椭圆形,橘黄色,头小,无足,蛆形,体表有鱗片状起。
生活习性:
自然状况下,小麦吸浆虫均一年1代,也有的遇到不适宜的环境如春旱,多年发生1代,可在土壤内滞留7~12年,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圆茧越夏或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越冬幼虫破茧向地表上升,4月中下旬在地表大量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羽化,在麦穗中产卵,一般3天后孵化,幼虫从颍売缝隙钻入麦粒内吸食浆液。吸浆虫化蛹和羽化的迟早虽然因各地气候条件而异,但与小麦生长发育阶段基本吻合。一般小麦技节期幼虫开始破茧上升,小麦孕穗期幼虫上升至地表化蛹,小麦抽穗,成虫羽化,抽穗盛期也是成虫羽化盛期。在小麦产量高,品质好,土壤肥沃,利于吸浆虫发生。如果温湿度条件利于化蛹和羽化,往往导致加重发生,该虫畏光,中午多潜伏在麦株下部丛间,多在早、晚活、卵多聚产在护颖与外颖、穂轴与小穗柄等处,每雌产60-70粒,成虫寿命30多天,卵期5~7天,初孵幼虫从内外颖缝隙处钻入麦壳中,附在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为害15-20天,经2次蜕皮,幼虫短缩变硬,开始在麦壳里蛰伏,抵御干热天气,这时小麦已进入蜡熟期。遇有湿度大或雨露时,爬出颖外,弹落在地上,从土缝中钻入10厘米处结茧越夏或越冬。
防治方法: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应贯彻“蛹期和成虫期防治并重,蛹期防治为主”的指导思想。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虫品种。一般芒长多刺、口紧小穗密集、扬花期短而整齐、皮厚的品种,对吸浆虫成虫的产卵、幼虫入侵和为害均不利。因此要选用穗形紧密,内外颖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液不易外流的小麦品种。经过多年实践,晋麦47、科隆100品种抗性强。
(2)、轮作倒茬。麦田连年深翻,小麦与油菜、豆类等作物轮作,不进行春灌,减少虫源化蛹率,对压低虫口数量有明显的作用。
2、化学防治
(1)、蛹期(小麦孕秘期)防治。因为中蛹期的吸浆虫处干地表3厘米左右、而原来越冬茧在5-10厘米深处,如果用药,药剂难以接触到虫体。到中蛹期时虫子上升到地表化蛹,最有利于防治。另外,吸浆虫羽化前,移动性差,防治效果好。所以这是第一个防治关键时期,一般在4月下旬。防治指标:每个样方有虫2头以上要进行蛹期防治和成虫期防治。淘土标准:取土标准为每个样方(长10厘米×宽10厘米x深20厘米)撒毒土。亩用5%毒死蜱600~900克拌细土20~25千克;随配随用(于无风傍晚均匀撒于土表然后浇水,提高防治效果。不可有露水时撒,避免药剂沾在叶片。
(2)、成虫期(小麦灌浆期)喷雾防治。防治时间性强,因为小麦吸浆虫从羽化出土产卵到死亡仅存活2~3天时间,一旦将卵产入,再用药就不能达到防治效果,一定要在小麦抽穗后到扬花期用药。所以这第二个防治时期也很关键。小麦抽穗期,吸浆虫由蛹羽化为成虫,开始在麦穗上产卵,此时为吸浆虫防治的第二个关键时期。防治指标:小麦抽穗期,手扒麦株一眼可见成虫2~3头或平均网捕10复次有虫30头左右时,即为喷药补治扫残适期。
防治时间:小麦抽穗后至扬花前(5月上旬)。
防治方法:结合小麦“一喷三防”进行,可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毫升或10%吡虫啉20克对水30千克于10时前或16时后进行全田喷雾。在防治同时可加杀菌剂和叶面肥,兼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
3、注意事项
(1)、要在小麦吸浆虫的蛹期和成虫期防控,错过适期防治无效。雨后需再次补防。
(2)、小麦吸浆虫成虫防治要按照吸浆虫为害活动规律和特点,选择在10时前或16时后进行,虫害发生严重田块,需隔1~2天再喷药1次,连纹防治2~3次,才能确保取得好防治效果。
(3)、喷药量一定要足,一般情况下,每亩动手喷雾器不低于30千克(两药桶水)机动喷雾器不低于一桶半水,病虫发生严重时手动喷雾器每喷药量增加到三桶水,机动喷雾器加到两桶水。药剂必须采用二次稀释,才能充分发挥药效,避免因药剂稀释不匀造成药害。
(4)、在施药时必须微好必要的防护工作,施药遇到温度较高时一定要戴手套、口罩、穿防护服等并不能抽烟及吃东西,施药结束后及时洗手,注意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