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危害时间是2月上旬-5月,其中4月是小麦条锈病的高发期,最近随着气温的回升,加上降雨偏多,非常容易引起小麦条锈病的大面积发生!作为一种典型的靠气流传播流行的病害,小麦条锈病发生区域广、流行速度快、危害损失大。如果没有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30%,严重的话,颗粒无收!最近已经有地区发生小麦条锈病,几天前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发布,省内多地区小麦条锈病已发生,并将进入集中显症期:
(河南省部分地区,小麦条锈病已发生)
关于小麦条锈病,农业农村部在3月16号就下发了通知,表示虽然小麦条锈病扩展期比重发的去年有所推迟,但黄淮海等麦区春季流行风险仍然较高。
还有不少省份的农业农村厅,也发布了小麦条锈病病情预警通知。
比如:
3月4日,甘肃省发布通知,小麦条锈病在天水、陇南、平凉、定西等地中度至中度偏重发生;
3月5日,湖北省发布紧急通知,全省条锈病发生面积44万亩。3月17日发布通知,黄冈、宜昌、荆州等10个县市区小麦条锈病均已见病,且多数进入快速流行期;
3月16日,陕西省发布通知,表示小麦条锈病依然呈大流行趋势,防控形势严峻。
所以,大家一定要警惕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今年很可能会严重发生!
1.气温合适、雨天有可能加剧条锈病发展
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是小麦条锈病流行的两大重要条件,条锈病菌在温度14-15℃的条件下侵染小麦。
当气温上升至5℃时开始产生条锈病孢子,如果4-5月份雨水较勤,温度适宜,小麦条锈病很大程度会蔓延。
这几天,据天气预报显示,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小麦主产区有小到中雨。而未来10天气温回升,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其中华北、东北、江南等地部分地区偏高4~6℃。在温度合适,降雨的条件下小麦条锈病极易扩散流行。
因此湖北、安徽、河南、江苏等地的小麦种植户这两天一定要多下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条锈病蔓延式发展。
2.条锈病的危害症状
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就是叶鞘和茎秆。发病时,叶片上会有密密麻麻的鲜黄色点状病斑,长条状,和叶脉平行,远远望去,小麦大面积发黄。
现在已经是3月底,快到4月份了,是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关键时期,有的田里已经能看到病害出现了,所以大家一定多去地里看看。
3.防治小麦条锈病的药剂
常用药剂可选择:丙环唑、氟硅唑、戊唑醇、腈菌唑、烯唑醇、三唑酮、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图片
像小麦条锈病初期,可以选用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或者戊唑醇+嘧菌酯、戊唑·肟菌酯。
小麦条锈病后期危害较重,可以选用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用量加倍,或者是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微生物菌剂、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微生物菌剂、丙环唑+肟菌酯+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是高浓度菌种,建议喷施使用。)
大家可以根据小麦条锈病具体危害程度以及零售店的建议,进行正确的防治。
最后,再次提醒种植户,4月是小麦条锈病流行期,最近气温回升,多地有雨,小麦条锈病极易蔓延!大家一定要提前预防,及时防治,可千万别等到后期严重的时候,才想起来进行防治,否则小麦大减产!文章来源每天农资。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小麦条锈病已发生,该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