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酮霜脲氰和什么药复配好?恶酮霜脲氰是铜制剂吗?恶酮霜脲氰的使用禁忌
主要含量与剂型:52.5%水分散粒剂(22.5%噁唑菌酮+30%霜脲氰)。
产品特点:
噁酮・霜脲氰是由噁唑菌酮与霜脲氰按科学比例混配的二种内吸治疗性低毒复合杀菌剂,专用于防治低等真菌性病害,对病害发生的全程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耐雨水冲刷,持效期较长,使用安全,在叶片和果实表面没有明显药斑残留。
噁唑菌酮是一种广谱保护性低毒杀菌成分,具有一定的渗透和细胞吸收活性,属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剂。其杀菌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复合物中的线粒体电子传递,使病菌细胞丧失能量来源(ATP)而死亡。该成分亲脂性很强,能与植物叶表蜡质层大量结合,耐雨水冲刷,持效期较长;喷药后几小时遇雨,不需要重喷。
霜脲氰是一种酰胺脲类低毒内吸治疗性杀菌成分,专用于防治低等真菌性病害,具有接触和局部很强地内吸作用,既可阻止病菌孢子萌发,又对侵人植物体内的病菌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但该成分持效期短,且易诱使病菌产生抗药性,所以多与保护性药剂混配使用。
适用作物及防治对象:
噁酮・霜脲氰适用于多种作物,对低等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目前生产中主要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荔枝霜疫病,黄瓜、甜瓜等瓜类的霜需病,辣根霜病,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等。
使用技术:
葡萄霜霉病,首先在开花前、后各喷药1次,防治幼果穗受害;然后从叶片受害初期再次开始喷药,10天左右1次,与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直到生长后期或雨露雾高湿环境不再出现时。一般使用52.5%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叶片受害时重点喷酒叶背。
荔枝霜疫霉病,花蕾期、幼果期、果实近成熟期各喷药1次,即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为害。一般使用52.5%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均匀喷雾。
黄瓜、甜瓜等瓜类的霜霉病,从定植缓苗后开始喷药,7–10天1次,与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连续喷药,直到生长后期。一般每亩次使用52.5%水分散粒剂30–40克,对水45–75千克喷雾,重点喷酒叶片背面。植株较小时适当降低用药量。
辣椒霜霉病,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7–10天1次,与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连喷3–5次。一般每亩次使用52.5%水分散粒剂35–45克,对水45–75千克喷雾,重点喷酒叶片背面。植株较小时适当降低用药量。
番茄晚疫病,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均匀喷药,7–10天1次,与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连喷3–5次。药剂使用量同“辣椒霜霉病”。
马铃薯晚疫病,从病害发生初期或株高25–30厘米时开始喷药,10天左右1次,与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连喷5–7次。一般每亩次使用52.5%水分散粒剂35–40克,对水60–75千克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喷药时应均匀周到,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效果最好。用药时注意安全保护,不慎中毒立即送医院对症治疗。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恶酮霜脲氰的使用禁忌,治疗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