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酮·乙蒜素,有效成分: 三唑酮+乙蒜素。主要含量与剂型:32%乳油(2%三唑附+30%乙蒜素);16%可湿性粉剂(1%三唑酮+15%乙蒜素)
产品特点:
唑酮·乙蒜素是由三唑酮与乙蒜素按一定比例混配的一种广谱中毒复合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并可刺激植物健生长。
三唑酮是一种三唑内吸治疗性低毒杀菌成分,易被植物吸收、传导,持效期较长、对多种病害具有预防、铲除、治疗及熏蒸等作用。其杀菌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病菌体内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进而抑制或干扰病菌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
乙蒜素是一种有机硫类广谱杀菌成分,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杀菌活性高,渗透性较强,作用速度较快,持效期较长,并对植物有刺激生长作用。其杀菌机理是抑制病菌正常代谢,进而导致病菌死亡。
适用作物及防治对象:
唑酮·乙蒜素适用于多种作物,对许多种高等真菌性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生产中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黄瓜、西瓜、甜瓜等瓜类的枯萎病,茄子黄萎病等。
使用技术:
水稻稻瘟病防治苗瘟及叶瘟时,从田间出现发病中心后立即开始喷药, 7–10天1次,连喷2次左右;防治穗颈瘟时,从破口初期开始喷药,7–10天1次,连喷2–3次。一般每亩次使用32%乳油75–100毫升,或16%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对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
黄瓜、西瓜、甜瓜等瓜类的枯萎病首先在定植时浇灌定植药液;然后从定植后1–1.5个月或田间初显病株时开始用药液灌根,半月左右1次,连灌2–3次。一般使用32%乳油300–400倍液,或16%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浇灌,每次每株浇灌药液250–300毫升。
茄子黄萎病首先在定植时浇灌定植药液;然后从门茄似鸡蛋大小时或田间初显病株时开始用药液灌根,半月左右1次,连灌2–4次。药剂使用倍数及浇灌药液量同“瓜类枯萎病”。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用药时注意安全保护,避免皮肤及眼睛按触药剂。剩余药液及洗涤约械的废液严禁污染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唑酮·乙蒜素对水稻稻瘟病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