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霜霉病
症状与诊断:
大豆霜霉病是大豆上的常发病害,主要为害叶、荚和种子,严重时影响产量和质量。叶片正面初现褪绿小点,扩大后为不规则或圆形黄斑,以后变黄褐色,周围变深褐色。田间湿度大时,叶背的病斑上密生灰白色霉层。发病严重时一片叶上有几个至几十个大小不等的病斑,使叶片枯黄脱落,植株早衰。豆英受害后外部症状不大明显,在英内部和种子表面也常有灰白色霉状物。此病仅为害大豆,在大豆上普遍发生,多雨年份为害较重。
防治方法:
精选种子,与非豆科作物隔年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初次侵染源。可用80%制霉菌素拌种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0.3%。发病前可用70%6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68%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64%噁霉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2.5%嗯唑菌酮・霜脉氰可分散粒剂20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次。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症状与诊断:
为害幼苗、叶片、叶柄、茎及豆。幼苗染病,子叶生半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叶片染病,初生褪绿不规则形小斑点,水渍状,扩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3~4毫米,病斑中间深褐色至黑褐色,外围具一圈窄的褪绿晕环,病斑融合后成枯死斑块。茎部染病,初呈暗褐色水渍状长条形,扩展后为不规则状,稍凹陷。英和豆粒染病,生暗褐色条斑。病菌在种子上或未腐熟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即发病,成为该病扩展中心,病菌借风雨传播蔓延。多雨及暴风雨后,叶面伤口多,利于该病发生。连作地发病重。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大豆霜霉病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