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分享农作物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病虫害防治小技巧,关注微农资网微信号weinongziwang

大豆卷叶螟形态特征危害症状

农技问答 微语农言 3320℃ 0评论

大豆卷叶螟

形态识别:

成虫体长约10毫米,翅展18~24毫米,黄褐色。胸部两侧有黑纹,前翅黄褐色,有3条黑褐色波状横纹,近基部一条横纹外方(与中间一条横纹)的1/3处有一黑点。后翅外缘黑色,有2条黑褐色波形横纹。卵椭圆形,淡绿色。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15~17毫米,淡绿色。蛹长约12毫米,褐色。

为害症状:

大豆巻叶螟俗称大豆卷叶虫,主要为害大豆、豇豆、菜豆、扁豆、赤豆等豆科植物,是豆类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將化后即吐丝卷叶或缀叶潜伏在卷叶内取食,使叶片呈缺刻或穿孔,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全株有50%的叶片受害,影响结的饱满度,使品质下降。老熟幼虫在卷叶内化頭或钻出被害叶后在落地的枯叶内化・南方以8-10月发生量最大。

防治方法:

作物采收后,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集中焚烧,减少虫源基数和冬幼虫数。在害虫发生初期,查摘豆株上卷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或随手捏杀卷叶内的幼虫。在各代发生期,查见豆株有1%-2%的植株有巻叶为害状时(此时为明解始期)开始防溶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可选用的农药有2.5%氯氟氯菊乳油3000倍液、5%氯菊乳油1500倍液、52.5%毒·氯氯乳油100倍液、5%虱螨乳油1000倍、40%列死蜱乳油8000倍液。

大豆

扩展阅读:

大豆毒蛾

形态识别:

俗称飞机刺毛虫。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550毫米,体黄褐色至暗褐色。雄蛾触角羽状,前翅有2条深褐色横带纹,带纹之间有1个肾形斑。雌蛾体色较雄蛾偏深,前翅的褐色带纹较宽,触角长齿状。卵成块产,半球形,淡青绿色。幼虫共5龄体长40毫米左右,黑色,全身披有刺毛,在身体前后两端和腹部前几节长有成東的长毛,在腹部第六、第七节背面各有1个黄褐色圆形的背腺,特别是腹部前两节的毛束向两侧水平延伸,好像飞机的两翼,由此得称飞机刺毛虫。蛹体长约20毫米,红褐色,背面有长毛,腹部前四节还有灰色瘤状突起。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菜用毛豆,初幼虫群集在豆叶背面,取叶片,不久分散为害,重发生时,植株被害后仅剩网状叶脉,老熟幼虫在叶背面做暗褐色的茧化蛹。7~9月是第二、第三代的发生是防治适期,在一般年份只需在防治其他害虫时兼治。药剂可参照豆盛期。

防治方法:

摘除卵块和群集于豆叶的初孵幼虫。在幼虫群集时野螟。

豆蚜

形态识别:

豆蚜别名花生蚜苜蓿蚜。蚜体长18-2.4毫米,体肥胖黑色、浓紫色、少数墨绿色,具光泽,体披均匀蜡粉。中额瘤和额瘤稍隆。腹部第一至第六节背面有一大型灰色隆板,腹管黑色,

长圆形,有瓦纹。尾片黑色,圆锥形,具微刺组成的瓦纹,两侧各具长毛3根。若蚜分4龄,呈灰紫色至黑褐色。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豇豆、菜豆、蚕豆、豌豆、花生、黄花苜蓿、紫云英等,是豆科作物的重要害虫。豆蚜常群集于嫩茎、幼芽、顶端嫩叶、心叶、花器及荚果处吸取汁液,使心芽皱缩,豆荚畸形卷曲,受害严重时,植生长不良,叶片卷缩,影响开花结实。还大量排泄“密露”而引起煤污病,使叶片表面铺满一层黑色需菌,影响光合作用,此外,还可传播病毒病。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大豆卷叶螟形态特征危害症状

了解更多农资产品应用技巧,欢迎添加农业技术指导员交流,微信号:weinongziwang
免责声明:文中使用技术仅供阅读,应用可能存在风险,请自行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不知原作者未能署名请见谅,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微语农言,微农资网关注农资那些事儿!http://www.weinongzi.com
喜欢 (1)or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