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唑醚·氟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氟环唑含量15%、吡唑醚菌酯含量20%
产品性能:
本品由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复配而成的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氟环唑为三唑类杀菌剂,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病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其活性较高、内吸性较强、持效期较长。微农资,关注农资那些事儿!按推荐剂量使用时,对香蕉叶斑病有较好的防效。
氟环唑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其活性成分氟环唑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且氟环唑分子对一种真菌酶(14-dencthylase)有强力亲和性,与已知的杀菌剂相比,能更有效抑制病菌原真菌。氟环唑可提高作物的凡丁质酶活性,导致真菌吸器的收缩,抑制病菌侵入,这是氟环唑在所有三唑类产品中独一无二的特性。对香蕉、葱蒜、芹菜、菜豆、瓜类、芦笋、花生、甜菜等作物上的叶斑病、白粉病、锈病以及葡萄上的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效。
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香蕉叶斑病,用药量(制剂量/亩)1400-1900倍液,喷雾。
使用技术要求:
香蕉叶斑病发病初期用药,间隔7-15天连续施药,每季最多施药3次。本品在香蕉上的安全间隔期为42天,每季最多施药3次。大风天气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
注意事项:
1、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
2、本品不宜与碱性物质混用。
3、本品对鱼、大型溞等水生生物、家蚕毒性高,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体附近禁用;蚕室及桑园附近区域禁用;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赤眼蜂等天敌放飞区域禁用。
4、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作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药液及其废液不得污染各类水域、土壤等环境。
注意:因各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用药水平,环境气候不一样,文中使用技术仅供参考,如需实际应用请自行结合当地情况酌情考虑。微农资,关注农资那些事儿!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35%唑醚·氟环唑悬浮剂防治香蕉叶斑病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