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倒伏后,叶片茎科互相重叠,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植株输导组织遭到伤,养分和水分运转受到阻得,正常代谢活动受到破坏,灌浆强度降低,千粒重明显下小麦植株下部叶片得不到光照,植株黄化,呼吸作用加强,甚至引起死亡,导致成穗数和磁粒数减少。所以,小麦发生倒伏以后,小麦穗数减少、穗粒瘦秕,产量降低。大量生产实践调查表明,小麦抽穗前后严重倒伏一般减产30%~40%,灌浆期倒伏减产10%~30%。
小麦倒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根倒,从根部开始倾斜或平铺于地;一种是茎倒(折),从茎基部(多数是基部三节)弯曲倾斜或折断后平铺于地。小麦倒伏灾害,是由于不适当的栽培管理、品种自身抗倒性较差、遭遇大风袭击等共同影响的结果。不当栽培措施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主要有7个方面。
一是由于常年旋耕地不深耕,耕层过浅,小麦根入土较浅,根系发育不良。
二是播量偏大、播期偏早、基本苗过多、春季肥水过早,造成中后期群体过大,田间郁闭,个体发育不良。
三是中后期灌水量过大,土壤湿软,灌水后不久遇大风。
四是病虫害为害,尤其是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等病害,发生早、范围广,防治晚或未防治,苗期基部节间感病,中后期基部节间损伤或坏死。
五是施肥不合理,重氮轻磷不施钾,早春追氮量过大,拔节早、两极分化慢、结東晚,大小蘖齐头生长,植株细软。
六是与品种特性有关,有些品种种植植株较高,茎秆较细,弹性较差,自身抗倒性差,易倒伏。
七是小麦生长前期气温的影响,在冬季温度较高、早春温度回升早回升快、墒性好的年份,小麦拔节早而快,植株高度增加,基部节间过长。
生产实践中小麦发生倒伏,多数情况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一个因素就足以造成或加重小麦倒伏。
小麦植株倒伏程度主要用于小麦试验田、具体小麦地块小麦倒伏情况的评定,一般可分为4级。即“0级(直)”:植株直立未倒,或稍有倾斜:“1级(斜)”:倒伏轻微,植株倾斜,植株倾斜角度0°~20°;“2级(倒)”:倒伏中等,植株倾斜角度21°-50°;“3级(伏)”:倒伏严重,植株倾斜角度大于45°,直至全部平铺。
小麦倒伏灾害一般分为I、Ⅱ、三级。I级:轻度倒伏灾害,倒伏面积10%以下、植株1级倒伏、减产1%~2%;Ⅱ级;中度倒伏灾害,倒伏面积10%~30%、植株2级倒伏、减产2.1%~5%;Ⅲ级;轻度倒伏灾害,倒伏面积31%以上、植株3级倒伏、减产5%以上。
(1)选用抗例伏的小麦品种:高产麦区以选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抗倒的品种为主。目前,在亩产500千克左右产量水平下,抗倒性较好的品种有矮抗58、周麦系列品种等。
(2)提高整地质量:大力推广深耕,加深耕层,高产小麦田耕层达到25厘米以上。秸秆还田必须与深耕配套,深耕必须与细耙配套,真正达到桔秆切碎深埋、土壤上虚下实,有利于次生根早发、多发,根系向深层下扎。
(3)实施精量匀播:目前,大播量是造成小麦后期倒伏的重要原因。由于播种量大,造成小麦群体密度大,田间郁闭,通风透光差,植株基部节间细长,易倒伏。因此,高产田要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水平、整地质量、期早晚等因素,合理确定播种量,避免育目加大播种量。大力推广宽幅精量播种技术,为创造各个时期合理的群体结构好基础。
(4)科学运肥水: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复方施肥,使小麦所需营养养分合理、生长健壮,对预防小麦倒伏有重要作用:对长势正常的麦旧,以及越冬前群体備大、长势偏旺麦田,特别是播种晚、底肥足、基本苗多的晚播麦田,冬季和返期均应控制肥水.以免返青后滋生大量春蘖,群体过大。对起身、拔节期群体偏大、两极分化慢、叶色深绿发亮、叶片宽大、有倒伏危险的麦田,要采取深锄断根、排迟肥水等措施加以控制,待到拔节末期后。即第一节间基本定型时,再施肥浇水。这样既保证了足够的穗数,又有利于加速两极分化,促进大重生长,成大,增加穗粒数。这些“偏旺”类型的麦田,是“氮肥后移、春水后移”技术的主要推广間。小麦抽穗以后的灌水,要控制灌水次数,且不能过晚。灌水时应选择无风天气和掌握水量,浇后地面不积水。尤其是土壤过于干旱的麦田,灌水更应该控制水量,以防水量过大,土壤形成泥浆、招致根倒伏:并影响土壤通气条件,降低根系活力,促使早衰,降低粒重。
(5)控制麦苗旺长:对越冬前和返青后生长过旺、有徒长趋势的麦苗、在越冬至拔节前可适当镇压,以缩短茎基部第一节间的长度,降低株高,增厚茎壁,增强机械韧性;抑制群体过大。防止因旺长而倒伏。群体过大、长勢旺的麦田可在开春后采取深中耕,切断部分老根。促进新根生长发育。抑制生长速度,创造合理群体、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对上述麦田,还可以采取化学控制的办法。抑制生长。在小麦返青、起身期,喷洒多效唑、壮丰安等调节剂,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第一二节节间变短,植株矮化、茎秆变粗,根系发育粗壮,能有效地防止小麦倒伏。
6)防治病虫为害:在冬前或者春季,对小麦纹枯病及时喷药防治,保证小麦健壮生长,对预防小麦抗倒伏非常重要。
每年生产上小麦发生了倒伏总是难免的,如果小麦发生了倒伏,一是不要采取人工“扶起来”的方法,小表依常自身的背地曲性恢复生长,人工把倒伏植株“捆绑扶起来”,容易造成麦茎折或根断而及早死亡。二是注意收割环节尽量减少损失,特别是临然前发生的倒伏,最不采取机收而采取人工收割,以免造成籽粒丢失太多;如果要采城收获,收割机要逆倒伏方向行进,并配合人工整理后收获。
转载请注明:微语农言 » 小麦倒伏后如何补救?